近日,一家“远达物流有限公司”在衡水市区康宁街昊坤大厦租下办公室,并大打招工广告。其间, 求职者在与该公司签订劳动协议时,都被要求交纳了数额不等的押金。然而在5月1日后,当求职者来到该公司报到上班时,却发现该公司已人去楼空。根据记者目前了解,已有24名求职者被骗,涉及金额2万余元,“远达物流有限公司”更是子虚乌有,其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均系伪造。目前,当地警方已经展开侦查。
招工“公司”人去楼空
昨日上午,记者在康宁街昊坤大厦大厅看到,这里聚集着十余名被骗的求职者。在昊坤大厦工作人员的指引下,记者来到大厦5楼该公司曾经的“办公地”,只见一块“远达物流有限公司”的招牌仍挂在房门右侧。办公室墙上还悬挂着写有该公司的部室分布、岗位职责、规章制度的牌子,但看不见一名工作人员。
据大厦工作人员介绍,该公司工作人员是4月19日来到大厦的,租赁事项是一名30岁左右的女士来谈的。当时,她出示了公司的营业执照,还交了300元的押金,租赁了5楼的两间房办公。随后,公司搬进办公桌、沙发等一些办公设备,并开始招工。
大厦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当时,对方说5月8日公司老总从北京回来再签租赁合同,所以4月19日双方也就没有签订租赁合同,谁会想到他们是骗子?“如果不是应聘人员发现,我们还被蒙在鼓里呢!”
求职者连手机都被骗走了
据求职者许先生说,4月26日上午,他看到“远达物流有限公司”的招聘广告后便打电话咨询,想应聘司机,一个自称叫王建东的人称需要面谈。当天下午,他便来到“远达”。一个30多岁、东北口音的短发女子接待了他,先是进行了简单的面试,然后就给他介绍了公司的概况,并让他考虑考虑。如果觉得合适,明天就可签订劳动协议。4月27日上午,他和“远达”签订了劳动协议,并按要求交上了1000元押金。许先生说,签协议时,为慎重起见,他还特意看了挂在墙上的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发现上面均盖有税务和工商部门的公章。但是,5月1日他来公司报到上班时,公司却已大门紧锁。
被骗者王先生告诉记者,4月27日下午,他来到“远达”报名应聘了押运工,并当场交纳了594元押金。签完劳动协议准备走时,公司自称是王经理的男子说手机没电了,马上要去石家庄开会,便说借王先生的手机用用,第二天就回来。他二话没说就把手机借给了“王经理”。“当时也没多想,觉得反正以后大家都是同事了,而且王经理挺随和的,借手机用用也没什么,可手机就再没回来。”王先生无奈地说。
从记者目前掌握的情况来看,被骗的求职者共有24人,他们均交纳了450元—1500元的押金。“远达”承诺一个月的试用期就退还押金,而且均签订了劳动协议。但5月1日后,求职者看到空空如也的“远达”时才得知自己受了骗。
“公司”所有证件均系伪造
昨日,记者拿着“远达”的税务登记证来到桃城区国税局咨询,该局征管科的工作人员证实此证是伪造的。工作人员说,国税冀字衡水的代码应该是131102开头,发证税务机关的公章应是衡水市桃城区国税局的钢印。
随后,记者在衡水市工商局证实了该“公司”的营业执照也系伪造。
目前,衡水警方已就此案展开调查。
衡水市有关部门工作人员介绍说,因为求职心切,有的求职者忽略了对招聘单位有关证件的查验,他们多数都被对方声称的高待遇所吸引,从而轻信了用人单位。为避免上当受骗,求职者在应聘职位时,以下几点要特别注意:不要盲目应聘,要到正规的人才市场或劳动力市场求职,尤其是不能相信街头随意张贴的招工小广告;在求职前尽量掌握一些与自身权益相关的劳动法规和相关政策;通过多种途径了解招聘单位的背景,注意查验招聘单位的营业执照等证件;拒交各种名义的费用,如就职押金、工作服押金等;谨慎签订劳动合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