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出28份简历
姜小华早早就开始着手找工作的事情了,她知道现在工作不好找,残疾的她要找一份合适的工作会更困难。但姜小华需要一份工作,让年迈的父母不再那么辛苦。
从去年9月份开始,姜小华投出第一份简历算起,到现在她已经寄出了28份简历。每一次姜小华都怀揣着希望,但每一次的结果都是失望。
姜小华不想隐瞒自己的缺陷,她在简历的自荐信中就表明自己是一个残疾青年,如果发出去的是电子简历,她还会用黑体将自己是残疾人进行重点标注。“这是必须要面对的问题”,姜小华说。
跑了多少次人才交流市场,姜小华已经记不大清楚,但投出去的每一份简历,她都很慎重。“我没有想过特别好的单位,只要能生存,能学以致用就可以了”,姜小华说,和医学、外语或心理学相关的工作,只要不要跑来跑去的,她都能胜任。当老师,姜小华也是可以的,在读研究生期间,她曾给学校国教院的本科生们上过课,学生们对她的评价不错。
三次面试机会
但是投出去28份简历,姜小华仅仅获得三次面试机会。三次,姜小华都记得很清楚,最深刻的一次是一家单位招办公室助理,初次面试时,姜小华去了,面试的主考官被姜小华深深打动,叫她前去复试,但是复试时,这家单位更高一层的负责人看到了她,当即就把她叫到办公室,在办公室里,这位中年男士对姜小华说,“我个人觉得你这种情况不适合我们单位,我们很忙”,从被叫进办公室的那一刻起,姜小华便已经有了预感,因此当结果来临时,她礼貌地对对方说,“我能理解”,然后转身离开。
另一次面试,姜小华一样难忘,一家在苏州的外资企业给姜小华打来电话进行“电话面试”,电话里双方用英语交谈得很融洽,但是谈着谈着,姜小华心里一沉,对方注意到自己是残疾人了吗?她不得不提醒对方,而结果在她的预料中,两声“ExcuseMe”后,对方挂断了电话,从此再无音讯。
渴望一份工作
“忍之忍之再忍之,忍到无可忍之,再忍之”“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人要有尊严地活着”,这两句话是姜小华一直用来鼓励自己的。采访的过程中,这个穿戴得干净利落的女孩一直微笑着面对记者,即使是谈到委屈处情不自禁落泪时,抬起头来,她的脸上依旧是笑容。“她很乐观很坚强也很有爱心”,一位熟悉她的老师这么告诉记者。
对于拒绝自己的许许多多单位,姜小华没有丝毫怨言,“站在他们的立场上,我可以理解,也许他们会认为我工作能力差,影响形象”,但是熟悉姜小华的同学和老师都知道,一直努力前行的姜小华学习和工作能力并不差,她缺的只是理解和接纳。
再有一个多月,姜小华就要毕业了,如果再找不到工作,这个女孩只能回到老家,依靠年迈的父母生活,这是姜小华最不愿意面对的。但是谁能给这个女孩一份工作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