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
“暗算”求职者最高罚1万
|
来源:《安徽法制报》 2007-4-27 15:40:00 |
|
以招聘为名、行欺诈之实,发布虚假招聘信息、实则谋取非法利益等,这些经常让求职者遭遇“暗算”的行径,将受到严惩。
4月25日,省十届人大第三十次常委会分组审议的《安徽省人才市场条例》(草案)明确规定,人才中介服务机构在开展业务时,有上述行为者,除责令其改正,还将并处2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情节特别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或吊销人才中介服务许可证。
-人才市场四大瓶颈
近年来,我省人才市场发展较快,但在人才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如人才市场服务不规范;中介机构设置不合理;人才公共服务体系不健全、内容单一、缺乏保障;适应多层次、全方位、产业化、国际化需要的人才市场发展不完善,导致我省人才市场出现一些不规范的地方,阻碍了人才的有序合理流动。
鉴于此,从有利于实施人才强省战略、优化人才资源配置、促进人才流动的合理有序和开放,保护用人单位和各类人才的合法权益,根据省人大常委会今年的立法计划,省人事厅起草了《安徽省人才市场管理条例》(草案),并经3月20日省政府第51次常务会讨论通过,提请本次人大常委会审议。
-招聘歧视将受重罚
针对不少企业在招聘人才时,往往以年龄、性别、工作经验等等为借口,提高就业门槛,拒招女性或人才高消费等现象,提请审议的该草案明确规定:用人单位招聘人才,不得设置歧视性条件。除国家规定的不适合女性的岗位外,用人单位不得以性别为由拒绝招聘女性或提高对女性的招聘条件。
条例规定:用人单位,不得向应聘者收取任何费用,不得以任何形式扣押应聘者身份证、学历学位证、执业证书和其他有效证件。违者最高可罚款1万元,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公共服务重在公益
提请审议的该草案规定:由政府批准设立的人才公共服务机构,应当为用人单位和人才提供与人才有关的公益性服务。同时免费向应聘人员和用人单位提供人才流动法律法规的咨询服务;职业指导、介绍;职业市场信息分析、办理就业失业登记、聘用和解聘备案等事项。
在审议中,常委会组成人员纷纷表示认同。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黄岳忠说:一提服务,往往就会和利益挂钩,就容易扭曲市场,因此人才公共服务机构应当是政府的责任。(张燕) |
|
|
 |
热门推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