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
求职,真的那么难!?
|
来源:张家港日报 2007-3-5 10:23:00 |
|
节后出现用工困难是众多企业普遍遇到的问题。时下,各地农民工齐涌城市,他们能否顺利找到工作,企业能否招到足额的人员,张家港的企业、各有关部门是否已做好了应对的准备,这些都是我们关注的话题,也是企业和农民工最为关心的事。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深入港城各职介机构、招工单位、民工求职聚集地等,进行了专门的调查采访。 现 状:招工难 招女工更难 2月28日,某针纺企业在报纸上刊登招聘启事:“本厂大量招收熟练技工、保安,另招聘大量女性生手”。厂门口另外放着一块招聘启事牌,生手和熟手没有限制数量。虽然过路的人不少,但很少有人在观看招聘牌,只有两个结伴而来的女孩在观看招聘条件,看了一下立即就离开了。侧门处门房是招工地点,但冷冷清清,没有前来应聘的人。该公司负责招聘的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公司现在正处在生产高峰期,公司需要大量员工,虽然这几天都在招工,但每天来的人都不多,缺口还是很大。 不难发现的是,今年春节后,企业招普工开出的工资为每月800至1000元以上,而往年一般为每月700至800元,技术工人则是1200至1800元不等。一些用工单位为了尽快招到合适的工人,还开出其它优惠条件,比如夫妻员工提供住宿、为员工提供娱乐场地等,但效果似乎并不明显。 近日,记者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获悉:我市企业用工岗位需求数为3万余个。其中,服务业的餐厅、酒店、酒楼服务员需求量约占岗位需求数的30%;销售业的商场、商店收银员以及制造业的普工、操作工需求量,占岗位需求数的40%;制衣业主需要熟练工人,机械业中的车工、钳工、铣工、刨工需要熟练技工或技师,需求量约占27%;有一定的生产、技术、营销管理水平的复合型人才或管理人才显得相对缺乏,需求量约占5%。目前,我市各类企业急需招用1万多人,其余的人也应在3月底之前招用到位。 3月1日下午2时许,记者来到市职业介绍服务中心大厅门口,厅内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很多外地务工人员都盯着大屏幕上面闪动的招工信息,有人还不时掏出笔记录着,中心柜台前更是人山人海。据厅内的一位负责人介绍说,每年春节长假过后是农民工进城务工的高峰期,这段时间平均每天都有千余人来此咨询、了解招工信息。从今年年初八至记者采访时,市人力资源市场新增用工企业216家,共有6788个职位可供前去求职的人挑选。 环顾四周,记者发现,前来求职的人中,绝大多数是男性,整个大厅只有4位年纪在40岁左右的女性。市职业介绍服务中心副主任许晓明告诉记者,从整个招工形势来看,女工是比较紧缺的,特别是纺织企业。遭遇招工难的企业无不感叹:招工难,招女工更难。 根据年后企业普遍反映招工难的情况,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正在积极采取措施,争取缓解这一矛盾。3月3日,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暂住人员管理服务中心联合举办“春风行动———新张家港人”大型招聘咨询活动,市人力资源市场为主会场,各镇设立分会场联合行动,有361家单位近3万个岗位供挑选。 矛 盾:求职者多 但技术工人缺乏 记者在市职业介绍服务中心大厅看到,招工电子信息屏前的五六十张座位全都被坐满了,很多去晚了的求职者则站在过道里看起了招工电子信息屏。墙面上,招工电子信息屏不停地在更新,但屏幕右下角的报名人数一栏,许多都显示为“0”。市职业介绍服务中心副主任许晓明为记者解答了这个疑惑:求职者虽多,但想找出一名熟练的技术工人却很难,供需双方面临尴尬。 记者当即采访了几位求职者,他们中来应聘技术要求不高的普工、杂工、保姆的占绝大多数。陈云,一位从安徽来张家港找工作的年轻小伙,在劳务市场上转悠等待了好几天,依然没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岗位,“没有一技之长,出门找工作难啊!”面对记者,他一脸的无奈。陈云初中刚毕业就迫不及待地从家里出来了,满以为趁着年轻可以找到一份中意的工作,但市场上急需的、走俏的大多是技工和熟练工,像他这样无一技之长的,就只能在众多厂门口徘徊了。“问了好几家单位,他们都说要找熟练工,我现在什么都不会做,没有办法,只好先去培训了再来。”陈云说,跟他一起来的老乡还有不少,都是初中刚毕业的学生,因为没有一技之长,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不少人已打算回家了。 打工的找不到工作着急,想要招人的企业也为找不到熟练的工人犯愁。“其实现在的招工难问题主要表现为技术工人的缺乏。”庆洲机械工业有限公司负责招聘的人员告诉记者。“我们公司由于是技术型企业,对工人的技术水平要求比较高,大多数工种需要大专或者以上学历。”南港轮胎负责招聘的人员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该公司对于熟练工人的需求量一直比较大,有些工种还需要员工具备基本的英文水平。“依照目前来招聘人员的条件,我们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人。” 3月3日上午,“春风行动———新张家港人”大型招聘会结束,一位原本想找50名熟练工、技术工的企业主,只招到了20名。据了解,由于近年来大多数企业都已意识到熟练工和技工的重要性,在年前就和本厂工人签订了劳动合同,有的则直接通过农民工技术培训点找技术好、素质高的工人。而一些没有专长、只靠力气干活的农民工,只能望厂兴叹。
思 考: 招工找工如何合理对接 在招聘会现场,记者见到了有一技之长的湖北人龚先生,他拿着自己的钳工资格证书正在跟一家企业负责人谈待遇问题,龚先生说:“找工作不用急,自有干不完的活。”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凡手持厨师资格证、电工证等专业技术证书的农民工格外受青睐,而一些除了卖苦力再无其他技能的农民工则显得尤为吃力。 市职业介绍服务中心副主任许晓明告诉记者,这些年,他们也一直在寻求一个招工与找工的合理对接点,希望介绍出去的求职者都能成为企业满意的工人。他说,求职的艰辛让农民工明白了“身怀技术走四方”的真理。随着社会保障体系的不断健全和完善,一些由职介部门和用工单位开设的劳动技能培训班为农民工们敞开了大门,政府部门也在逐步为农民工技能的培训创造相应机会。以后,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技术型工人走进企业,成为主力军。 另一方面,如今的工人越来越难招,很大程度是由于来港城务工人员对于自身价值评估的提高,随着农民工合法权益观念的普及,他们开始综合考虑用人单位的各方面因素。“据我们了解,今年有半数以上的人是首次来张家港的外来务工人员,他们多为生于1980年后的年轻人,生活条件比上一代有很大改善。”许晓明说,新生代劳动力文化层次有所提高,这也使只需招聘低端劳动力的企业十分被动。他对此提出的建议是,用工单位要不断练好“内功”,提升自身的吸引力:完善法律法规,改善用工环境,等等。东渡服装集团有限公司负责招聘的徐艳也认为,应对“民工荒”,企业在管理细节方面也应有所改善,人性化管理才是长久之计。 针对用工单位缺工现象,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工作人员认为,现阶段发生的缺工现象是相对短缺,主要集中在部分行业部分工种,是一种结构性矛盾,而不是劳动力市场供求总量的绝对短缺。从两大劳动力市场情况看,进场招聘企业以机械、印染和鞋服等劳动密集型企业为主。目前,用工缺口主要集中在制造、服务行业。劳动密集型产业缺工现象的主要诱因之一是行业新一轮的扩张所致。对同质劳动力的过量需求,提前打破了低端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平衡,致使多种常年积累下来的诸如劳动条件、用工性别比例失衡、劳资矛盾突出等因素同时“发作”,这一矛盾会在3月底得到一定缓解。 |
|
|
 |
热门推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