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求职就业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跨专业求职,你准备好了吗? 跨专业就业要做好规划
来源:济南时报     2007-2-2 10:52:00
 
“你是学理工科的啊,怎么有兴趣应聘我们的地区销售经理呢?”在上月20日市人才市场承办的“2007济南新年人才交流会”上,化学专业的大四学生小刘被数家公司以诸如此类的理由婉拒。

    不可否认的是,现在大学生跨专业找工作屡见不鲜,有的学生是因为不喜欢自己的专业,专业与理想不符合;有的是迫不得已跨专业工作,因就业压力而被“逼上梁山”。总之,对很多毕业生来说,跨专业找工作已经提上日程,怎么迈出这一步呢?

   华山一条路还是风景这边也好

    现如今,由于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大,个别专业的供需不平衡,个人发展方向与所学专业不符等诸多因素导致跨专业就业逐渐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及专业与岗位的偏差使众多毕业生不得不放弃所学专业,特别是像历史、编辑出版这些就业面较窄或就业门槛较高的专业。理工科的女生就业也不如意,她们纷纷试水营销、文秘等岗位。可以说,像小刘那样的遭遇并不是个案,跨专业求职渐成趋势,但跨专业的成因却有所差别。

    在多场招聘会上,记者也发现一些早就想跨专业就业的毕业生,他们一般是对本专业兴趣不大,或是专业前景不理想。山东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的李同学,学的是行政管理专业却对媒体非常感兴趣,在省内几家报纸上发表了大量作品,还曾在本报等媒体实习过,省内一家知名报社已经通知她参加面试。而济南另一高校的赵同学跨专业求职却并不乐观,学校牌子不响,学的专业更是冷之又冷的哲学。据赵同学自己介绍,他从小就喜欢思考宇宙是怎么来的,人未来究竟要走向何处等问题,于是大学就学了自己喜欢的哲学。在就业压力面前,他才发现哲学带给了他双重苦恼,哲学就业情景不被看好,自己也只好跨专业求职了。

    种种迹象表明,跨专业求职的学生并非少数,尤其是部分文科生,几乎有一半人要“另辟蹊径”才能找到工作。求职结果也不雷同,山大李同学这样的,前途光明,风景这边也好;赵同学这样的就只有华山一条路了,将跨专业进行到底。

   用人单位欢迎跨专业学生吗

    学生跨专业求职虽然渐成趋势,但用人单位欢迎跨专业学生吗,他们需要什么样的跨专业就业的毕业生呢?事实证明,用人单位最看重毕业生的综合素质而不是单纯的专业。

    团中央学校部和北大公共政策研究所联合发布的《2006年大学生求职与就业状况的调查报告》显示,企业对大学生基本能力要求依次为:环境适应能力占65.9%,人际交往能力占56.8%,自我表达能力占54.5%,专业能力和外语能力均占47.7%。有资料介绍,美国雇主接收大学毕业生所考虑的因素主要包括:态度、工作经历、雇主推荐、专业技能证书、面试分数、学习成绩等。国内的调查中,用人单位将环境适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我表达能力等非专业素质表现排在了前三名,排在了专业能力和外语能力等专业素质前面。可以得出结论,专业虽然被企业等用人单位看重但绝不是唯一的或决定性因素。

    在企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各类人才的要求也有变化。在初创阶段,一般都招收对口的专业技术人才,而到发展壮大阶段,就会吸纳更多经营管理咨询方面的人才,对专业的要求就不那么局限了。一些单位人力资源部经理则认为,跨专业就业要具体分行业来看,比如银行,除了金融专业,相关文科专业如法律、文学等都可以,理工科也不排斥,注重的是求职者的交流能力和工作态度,“我们更看重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他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和可塑性强”。而部分高校老师也认为,目前大学生的就业十分严峻,一味要求专业对口已经不太现实了,跨专业就业逐渐成为一种趋势,学校在培养教育学生的过程中,实施的也是“一专多能”的教学理念,支持鼓励学生在学好本专业课程的基础上,多选修其他专业课程,多参加各种社会实践,为今后就业拓宽渠道。

   跨专业就业要做好规划

    山东人才网的职业指导师施华锋认为,有意识选择跨专业的学生要在大学前期就规划好,并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多积累专业知识,并要坚持一路走到底,不要脚踏两条船。专业不应成为大学生就业的障碍,大学学到的主要是一些基础知识,在以后工作中直接用到的并不多,更重要的是学习能力、沟通能力等综合素质。大学生在校期间应通过社团、实习等多加锻炼。当然,专业对就业也能起到相当的作用,但在如今的劳动力市场对应专业工作的也不多,求职人员一定首先要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和市场上所需岗位对自己作一合理定位,切忌在择业过程中慌乱和浮躁,这样实现跨专业就业也是一件比较容易的事情。

    针对一些大学生先就业再择业的想法,施华锋说,大学生就业有目标也不一定能一步到位,可以应聘与之相近的工作,先进入这个行业了解基本情况,再朝着自己理想的工作迂回前进。施华锋也指出,虽然对部分毕业生来说跨专业就业成为一种无奈选择,但不可盲目,要有一定的兴趣作为基础。跨专业找工作应该先对自己有个分析,然后再根据专业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职业。比如学文科的,再怎么跨也不会去搞技术。因此,在投递简历时要有目标。如果跨专业难度太大,应该考虑先在本专业就业,日后再通过学习、参加实践等方式转行。

■相关链接  
  • 求职过程:专业水平最重要
  • 留学指导:揭开"野鸡大学"四大骗术
  • 教育部公布 398家自费出国留学中介资格认定
  • 海上环球留学复旦加盟 今年9月首航
  • 留学专家:大三在读生可赴英国攻读硕士学位
  • 13名学生 差点国内“留学”成功
  • 专家详解:怎样申请国家留学基金资助
  • 上海:回国留学人员创办企业逾3600家
  • 2007公派留学2月25日起申报 外语水平有要求
  •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