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制了育才学校的成功经验后,宿州外国语学校成了宿州办学质量靠前的学校,年年中考都是名列前茅。 2012年,郭金学在宿州创办了北大附属宿州实验学校。 说起这个学校,它的名字由来还有一段故事。 “我们当时去找北京大学谈这个事情,接待的人说,‘北大附属学校’只能建在北京上海,不可能在宿州这么落后地区,这么偏远的地方建收费这么低的学校。我就跟他们说,我说北大是全国人民的北大,北大的阳光也要洒向我们这些经济和教育比较落后的地区,让农村的孩子也能享受到北大的优质资源。”郭金学介绍。“当时跟他们谈了之后,北大青鸟集团总裁听了之后说行,北大牌子给我们用,还支援我们,每年北大状元还要派一些学生跟我们交流,我们学生可以到北大去参观,一些老师可以去学习。这一点,我们比较佩服北大,给我们提供很多支持,北大团委还对我们对口支援。” 郭金学的留守孩子学校在全国铺开 北大附属宿州实验学校主要吸纳的也是周边的学生。高铁通了之后,农村拆迁掉之后,学生没有地方去,这里的学生全部是附近乡村留守孩子。 2012年,郭金学成立了格瑞教育集团,担任董事长,开始了集团化、规模化办学之路。 一路往前奔跑的郭金学陆续在江西、湖北、山东、河南等地办起了面向留守孩子的学校。 现在郭金学下属学校的学生有3万多人,算上托管和咨询管理的数量,已经超过10万,这其中大部分是留守孩子。 集团化办学壮大之后,“孩子王”郭金学的管理压力越来越大。创办了三所学校的郭金学开始感到管理上越来越力不从心。 “之前用土方法管理根本不算管理,我们开完一个会,让校长干一个事,你不知道他干到哪一步了。过一段时间问一个结果,不知道整体进展流程。相当于我们现在的管理是一个土方法,不管是企业还是学校组织,大了之后都会遇到问题。”郭金学介绍。 管理没有跟上,就会限制发展。郭金学开始把更多心力花在了管理上,开始需求技术手段来解决学校管理难题。 2017年下半年,郭金学接触到了钉钉,并开始了尝试,通过钉钉来打通各个校园的管理。 “比如宿州的学校和山东学校,财务审批流程全部用钉钉。北大附属宿州实验学校所有的资产,通过钉钉扫二维码后,名称、使用状态、使用人都一清二楚,这就减轻了管理人员的很多负担。”郭金学表示。 郭金学认识到,过去就是靠一个粉笔,一个黑板,死看死守,把学生成绩搞上来,但这种发展方向是没有生命力。要把学校继续办好的话,只有借助科技力量,通过钉钉这种现代化的理念来对整个集团各个学校进行彻底的提升,让后续的十年,甚至二十年,学校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从去年10月份开始,郭金学开始在整个集团推行钉钉。 《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了方向,教育现代化、信息化、数字化是教育发展的必然。 今年,郭金学把钉钉的‘未来校园’作为教育集团今年一号工程,打造属于学校的数字化校园。这个工程也被定位为各个学校一把手工程。 “作为一所民办学校,特别是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学校,在各方面条件都比较弱的情况下,要实现教育质量的提升,必须借助钉钉这样先进的互联网技术,完成学校现代化的提升。”郭金学表示。
钉钉的作用逐渐地在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中体现了出来,北大附属宿州实验学校每个假期里,会安排老师值班通过钉钉直播辅导学生学习。 “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学生在假期没人管,学习没人辅导,我们就在学校里开钉钉直播辅导。以前用过一个土方法,就是划分片区,假期把学生集中到每个片区进行集中辅导,每年需要耗费很大的人力和财力。现在通过钉钉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郭金学表示。 在路上,郭金学希望用技术改变教育 缺乏优秀的农村教师是摆在郭金学面前的另一道难题。每年把老师培养出来了,就被挖走。此外,优秀的人才不愿意做教师,因为责任比较大,负担比较大,但工资太低。 郭金学也在尝试用钉钉来解决优秀教师资源的问题。“比如通过钉钉平台对接全国各地优秀的教学资源,不一定要把老师请到我们这里来。我们的老师可以通过钉钉学习提升自己,学生也可以直播接触到全国各地的优秀教学方式。” “摆在我面前的难题远不止这些,随着农村人口在急剧减少,农村的学生也在急剧减少。 另一方面,我创办的这些学校在体育场馆等硬件设施,绘画舞蹈等素质教育的建设上和公立学校相比还是有差距。所以,我的目标学生群体也在逐步减少。”郭金学说到。 在乡村教育的路上,还有很多难题等着郭金学去解决。虽然还没有找到所有问题的答案,但郭金学信心满满。
 郭金学(最右)和他的学生们
下午4点到5点期间是北大附属宿州实验学校学生吃晚饭的时间,郭金学只要有时间就会走到校园的路口,和迎面而来孩子打招呼握手。 郭金学被学生们包围着,仿佛回到了自己上学的时候。春天里的阳光打在郭金学和孩子们的脸上,在这个乡村校园里投射出一张张美丽的笑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