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玩创Lab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副教授,中国恐龙科普第一人——邢立达博士合作,发布新产品——恐龙时光机主题在线课。这款课程由一个内含9块仿真化石的三层地质模型,一套儿童挖掘工具和三节在线科学课组成,让孩子在动手敲敲打打中体验发现和探索的快乐,在复原恐龙生活和栖息地的过程中学习化石背后的地质、生命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的思维方式。

古生物学,一个相对冷门的领域。为什么选择恐龙来开启儿童的科学思维?玩创Lab有自己的考量,正如邢立达博士所说:“恐龙是孩子学科学最好的载体。科学的核心是科学思维,而科学思维就是质疑,不盲从,不断探索,保持好奇,做事有恒心,有毅力。这全部的要素都可以在对恐龙的研究和学习中找到。”
几乎每个孩子都会经历一个“恐龙期”。美国教育学家发现,从6岁开始,孩子对世界的认识开始由具象向抽象转化,乐于从具体事物中收集“代表性的观察成果”。而恐龙是地球上曾经生活过的体形最庞大,种类最繁多的古老生物,它们的体型和年代远远超出了人类社会的一切“规范”。这些特质牢牢地吸引着孩子的好奇心,让他们迫不及待地想要成为“恐龙专家”。

玩创Lab所做的事,就是抓住孩子珍贵的好奇心,让孩子的学习热情不仅仅停留在一大堆恐龙名字上,而是建立恐龙与地质、生物学大概念之间的联系,引导孩子深入思考科学概念,培养持续的学习兴趣和科学的思维方式。

化石挖掘过程本身就能培养孩子的耐心和专注力,在动手敲打的过程中,孩子可以建立对地层、纪元和化石的直观认识。先进AR技术的结合,让孩子在扫描化石后就能看到恐龙在屏幕上咆哮打斗,逼真地再现恐龙生活,激发学习兴趣。

配套的三节恐龙主题课,则从“我们如何知道恐龙曾经存在?”引入,带领孩子一步步推断恐龙日常生活,重建恐龙栖息地。孩子得到的将不仅仅是“一只恐龙有多大?”这样的固化知识,而是一次自发的科学探索:恐龙如何进食?恐龙怎么奔跑?恐龙的生活环境和我们一样吗?通过观察和比较,发现化石中隐藏的科学线索,对恐龙的生活环境和习性做出有逻辑的推论,从而形成科学的思维模式。

科学思维正是玩创Lab恐龙主题课最重要的落点。“现在我们的网络里永远充斥着不实信息,我们不希望孩子接触到这些。一旦孩子掌握了科学的思维方式作武器,不光学习成绩,他的生活也会有新的变化。在他找到真实的证据以前,他不会再轻信网络上的谣言,他会提问,会质疑,变成一个会思考的人。”邢立达博士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