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每周都在补课 但真的上对了吗

据调查统计,目前在中国每十个中小学生当中就有8名上课外补习班,名气大的培训机构甚至要通过“排队摇号”才可以获取名额。中国家长如此“痴迷”辅导班的原因主要有三点:

1.中下游学生跟不上班级水平,难以消化课本知识;

2.毕业班升学择校期学生不满足于课内教学大纲;

3.教师教学方式参差不齐,缺乏个性化,拔尖学生无法突破瓶颈。

令家长们沮丧的是,许多学生在上完辅导班后,成绩并没有得到显著的提升,这让家长的焦虑更上一层楼。有着近20年补习经验的著名台湾老师尚明的观点是:他并不反对补课行为,但同时提醒所有家长——只求提分不求理解的补习班,非常不利于孩子的长远发展,要谨慎选择。

一般培训机构的讲课方式比较”急功近利“——小班化教学一般在短时间內将多个知识点传授给学生,一道例题讲完,接着就是四五道练习题跟上;由于人数多无法照顾到所有学生,老师都会选择直接告诉学生解题的路径而非合理引导,孩子不能真正理解其方法论。换言之,学的内容难、程度深,不符合教育规律。将孩子送进这样的培训机构,既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还会削弱孩子的学习兴趣。

如果学生不懂 到底是谁笨

“头悬梁,锥刺股”的学习方式普遍存在,可成果却不显著,难道真的是因为这些孩子们笨?现实情况恰恰相反,他们只是没有找到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而已。乂学教育创始人栗浩洋认为“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是实现教育最高目标”。但目前中国教育有限的师资和高额的费用并不能让所有的学生都接受到好的教育,他为了实现这个教育的最高目标,提出了新的教育发展方向——智适应教育。


1.jpg


什么是智适应?乂学教育在2015年推出的智适应教育系统主要有三个特征:1个性化学习、量才施教,利用智适应测试为每位学生个性化订制学习方式;2以学生为中心,人工智能判断学生性格和学习情况,迅速更新学习资料与学习工具;3非线性学习,摒除传统学习方式照本宣科,根据学生知识薄弱点和学习习惯快速查漏补缺,让学习变得直接又高效。栗浩洋主张把智适应系统打造成为教育界的AlphaGo。


2.png


乂学教育的智适应教育为每位学生量身订制的学习路径,教学内容聚焦于他们的难点,为学生合理学习解题的思维与方法,可以达到10倍学习效率的提升,这对于过去传统教育形式无疑是一个创新,用系统代替真人的老师,探索一个比真人教学还要优质的效果。

家长该为孩子做些什么

想要孩子有个好成绩,父母的帮助必不可少,但这不代表一味的给孩子安排学习任务,长期高压也会影响到他们的学习效率。那么父母在教育过程中,该做好哪几件事呢?

1、合理安排时间

国外的家长一般都会为孩子制作时间表,合理安排孩子的学习、睡眠、休息时间,不但可以提高学习做事效率,还能让孩子劳逸结合,利用空闲时间进行自己的兴趣爱好。


3.jpg


2、给孩子适当的奖励

KPI考核也适用于教育,对于孩子来说,KPI就是计划表中每一项任务及完成状况,与之对应的是一份一个奖励机制。比如孩子玩喜欢看小说,可以告诉他们,完成一定量的学习任务后便可以获得多长的阅读课外书籍,从而让他们懂得如何合理高效地去安排时间。

3、尊重孩子的兴趣爱好

如果父母一味压迫,限制孩子们一切学习以外的活动,只会让他们憎恨学习逐渐失去对学习的热情,同时也将丧失学习本来的目的。所以父母在教育中一定要摒弃那些“自以为是”,多给孩子们一点空间,让其调整状态又发展个人特长何乐而不为呢?

总而言之,父母首先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才能以身作则引导孩子,要知道好的学习方式是决定孩子快乐学习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