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
观测衡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活动的发展与成效
——衡阳市城区小学语文,数学学科知识竞赛引广泛关注 |
来源: 2015-12-14 13:36:00 |
|
教育是国之本,是国之力,是国之未来,中国地区教育水平直接反应了当地的人才能量。然而开发地区教育人才能量,培养学科人才已然成为了地区教育部门深化落实《教育规划纲要》的重要工作,衡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以竞为兴,以赛为趣”深化学科应用,激发学生主动探索,求知探究的意识;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强有力的执行力,举办了一系列发展学科特长,应用于创新的教育活动。2015年12月19日由衡阳市教科所组织举办的“衡阳市城区小学语文,数学学科知识竞赛”再次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教育活动的发展与效果需要多视角的观测,本篇将从4个维度解析衡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在实施《教育规划纲要》的教育活动发展与成效。 学生的维度
一是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提供更高的发挥平台,不增加学生学习负担,从引导学生对于学科的深刻认知,拥有更强烈的学习积极性;二是不收取参赛费,试卷,组考及评卷费用由衡阳市教科所负责。不给参赛学生家庭带来经济压力;不为教育活动的开展增加抗性。三是激发学生的主动求知,深入探究对于学科的动力,应用能力的加强,以学生影响学生激活学生与学生之间对于学科的兴趣;四是获得认可与培养,以学科兴趣替代学科成绩的培养方式,学生对于学科的兴趣才是取得学科成绩的重中之重。 教师的维度
一是学科教师队伍在培养学生学科兴趣的能力得到前所未有的加强。真正结合新课改精神和新教材的使用,一次教育能力的提升;二激发学科教师队伍对于培养学生学科兴趣方式的交流与分享;三是学科教师职业发展的空间得到不断提升;四是突破旧的制度“瓶颈”有力推动教师内源性动力的价值方向 学校的维度
一是学校之间得到更精准的交流学习的平台;二是校与校之间的学科教学能力的共同提升;三是深化学校因材施教是教学质量的深刻认知;四是拔高学校对于学科应用的深刻认知。 社会的维度
一是学科能力与地区教育水平整体结合提升;二是学科兴趣建设与学生的求知需求更加匹配;三是学科教育与地区教育发展更加和谐;四是广泛的社会关注形成整个学科教育的价值闭环。 以上几个维度尽管不能全部概括衡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活动发展的全貌,但反映出衡阳市教科所在我国教育改革发展下,在《教育规划纲要》确定的目标任务下,努力务实、勇于创新、扎扎实实服务学生、服务学校;为衡阳市的教育工作做出了巨大贡献,取得了衡阳市教科工作指向性的成绩。
衡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前身为“衡阳地区教学辅导站”,1984年更名为衡阳市教育科学研究室,1988年更名为衡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在历届领导和同仁的顽强拼搏、艰苦奋斗下,为衡阳市教育观念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进、教育质量的提高和教研水平的提升作出了较大的贡献。
近年来,围绕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加快实施“科研兴教”战略,响亮地提出了“结合教学搞科研,搞好科研促教学”,要求“县县有‘拳头’,校校有项目,人人都参与”, 与此同时,成立了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确保全市基础教育健康持续发展。据统计,“十五”期间,全市先后创造了400多项研究成果,其中国家级二等奖1项,三等2项;省级一等奖11项,二等奖26项,三等奖42项。正式出版《教育科学研究工作方法》、《素质教育巡礼》等著作87部,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教研教改论文800余篇。目"十一五"科研成果实现历史突破,取得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其他奖励较"十五"有较大提高,承担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国家级重点工程,一般5项,省级课题20余起。 |
|
■相关链接
|
 |
|
|
|
|
 |
热门推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