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
李近维率团视察高考录取现场(图)
|
来源:羊城晚报 2007-7-13 14:18:00 |
|
高校采取措拖加强自律诚信
本报讯记者区健妍、实习生梁小婵、通讯员廖翊华报道:广东高考录取正在紧张进行。昨日,广东省人大代表以及媒体记者被邀请至中大、华工等高招录取现场,“探营”录取情况,了解考生和家长最关心的问题。
可疑考生二次体检
昨
日,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近维率领省人大代表一行15人到中大、华工大、省考试院等录取现场视察指导工作。
位于中山管理学院的某电脑机房,是今年中大网上录取的核心地带,各学院的招生负责人最近两天均聚首于此,认真翻阅投档考生的电子档案,对合符录取条件者予以“预录”确认。
据悉,今年广东考生的电子档案更为详细,除了新增加的“综合素质”5项,对考生各项记录也更为细化。
据透露,招生首天,中大就曾让一名执信中学的考生来校“二次体检”。该生在1990年曾做过心脏手术,但档案上没有近期身体状况的记录。招生人员称,考生如果因健康状况难适应高校生活与学习,最终可能还会因病退学。
随后在华工大录取现场,有人大代表特别问到关于“乙肝”考生的录取问题。华工大招生部门负责人表示,根据国家规定,乙肝考生如果在报考专业方面没有受到限制,均不会拒录。
诚信纳入参考范围
从今年起,考生的诚信记录是高考的重要参考之一。
有人大代表问:“何为诚信记录?”招生人员答:“最重要是看考生有没有作弊记录。”
电脑页面显示,每位考生的电子档案均附有关于“诚信”的考核项目。按照教育部有关规定,高校招生有权根据考生的诚信记录而决定是否录取。而高校某些专业对考生“诚信”记录甚为重视,其中法律专业的考生最强调“诚信”。
李近维表示,“这个非常好,有才,德不好,会危害社会,人才就越难用。”
据悉,今年广东省高考共发现违纪作弊个案70件,其中违纪34人,多是带手机进入考场的。
高校注意自身诚信
不仅考生要讲诚信,高校录取的诚信问题也有严格监督。
据悉,一到了高校录取季节,各高校的录取中心就开始戒备森严。今年,中大邀请了21位教授人作为特邀检查员,分别设立招录小组、检查小组等,各组隔绝办公,分别做好“运动员”和“裁判员”的角色。据中大介绍,检查小组办公的地方校长也不能进去,对于递条子、走人情的情况,一律严办。
华工大校长李元元表示:“华工大今年的出档线是582分,按照1:1.05出档,华工大教工子弟若考了581分想,也没有人情讲。
综合素质首作录取参考
从今年起,广东考生录取多了“综合素质”这一新的参考指标,其中包括考生“道德修养、文化修养、综合实践、身心健康、艺术素养”5大内容。综合素质全部呈现在考生电子档案上,内容全部由中学提供。
在中大中文系录取的电脑系统中,中文系书记丘国新向记者了其中一位来自湛江的651分高分考生的电子档案。这位考生已被纳入预录。记者看到,该考生综合素质几个项目全部填写得满满的,比如艺术素养一栏显示“曾获得校歌唱比赛一等奖”、“湛江市中学生歌唱比赛三等奖”,等等。丘国新老师表示:“在同等条件下,综合素质优秀的学生肯定会优先考虑录取。”
记者在一些学生电子档案中,发现考生对于自己特长的介绍比较雷同,很多人都写着“唱歌、篮球、画画”一类。有招生老师认为,考生特长介绍不妨个性化一点,不必拘泥于过去传统的描述。比如说,有志报考IT类专业的考生,可以透露自己擅长“游戏”等等。
有人大代表提出,如果两考生在同等分数情况下,一人因综合素质不如另一人而没有录取,学校应该给予充分的退档理由,让人心悦诚服。李近维表示:“如果在合理调剂的范围内,录取了第11名,而不录取第10名,学校更要说明原因。”
|
|
■相关链接
|
 |
|
|
|
|
 |
热门推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