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应用,提高实用技能。对于语数外物化生等科目,都要通过实际应用提高知识技能。例如英语这门学科特别强调运用能力,平时学习英语不要停留在听读文章做题目阶段,要利用各种场合创造英语情境,进行说、写、听的训练。英语作为语言工具,核心要求就是“能说会用”,英语水平是靠听读说写等环节提高的。对此,学生不但要在课上听懂英语老师的课,而且要把英语的课程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对此,学生的文化底蕴也必须提高,既要注重语法的正确性,还要注重内容的思想性。目前,部分地区的高考英语作文已由1篇增至2篇,高考英语的词汇量也渐增到3000个至3500个。
重视副科,提高综合素质。部分地区拟在高考录取中主要参照语数外的成绩,所以有人认为物理、化学、生物、历史、地理等课程成为了所谓的副科,这是错误的。
物化生史地等科目与语数外同等重要。例如理化等学科,与人的科技创新能力密切相关,对于国家科学技术进步有着决定性作用,是现代技术发展的科学基础。部分大学明确提出,像物化生史地等科目中的个别学科必须达到要求的高等级才能录取,这样的要求提醒考生加强这些学科的学习,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另外,要重视综合素质中的思想品德、艺术审美、体育健康等,这关系到同等条件下的优先录取。根据以往的实例,在高中阶段不重视物理化学等非“语数外”科目,或在思想品德、体育健康等方面有缺失的学生,在以后的学习、工作与生活中必将有所遗憾。(杭州市高校招生办 丁飞)
背景
2001年4月,教育部研究制定了《普通高中“研究性学习”实施指南(试行)》。2001年6月,教育部研究制定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新的课程体系涵盖幼儿教育、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自此,新课改正式拉开帷幕。
2004年秋季,广东、山东、海南、宁夏四省区成为首批新课程改革实验区。从2006年9月起,全国部分地区开始进行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如浙江省,根据教育部有关意见和本省实际,颁布了浙江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教学指导意见及2009年高考改革方案等一系列文件。
2007年,广东、山东、海南、宁夏四省区新高考方案经教育部批准出台。其中,广东为3+文科(理科)基础+X;山东为3+X+1;海南为3+3+基础会考;宁夏为3+文综/理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