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
"新课程高考"第一年 内容与形式变化考生要注意
|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07-4-11 13:58:00 |
|
新高考的内容与形式变化
新高考在内容上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有了必考与选考两部分内容;高考文理分科将逐步淡化;考试评价进一步凸显减负功能;试题设计更加重视考查学生运用知识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高考增加选考内容。目前考生接触最少的是高考选考部分,新高考在“选考”方面有以下主要表现。一是考试科目的选考,例如广东采用“3+文科(理科)基础+X”模式:“X”即为选考科目,有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体育等九门。二是考试题的选考,高考答卷分为必考题与选考题两部分,选考题中考生可自己选择考题,只要必考与选考的分值总和达到规定即可。必修内容主要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选修内容主要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应用能力、研究性学习和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三是选考题增设梯度,必考题分值加上选考题分值超过科目总值,即选考题部分提供给优秀学生发挥能力的空间。例如:普通考生必须回答的是150分值的试卷,而优秀学生可以选答200分值的试卷,供院校招收专门人才时参考。
文理分科逐步淡化。新高考还将淡化文理分科,在文科基础或文科综合考试中将增加理科知识比例,在理科基础或理科综合考试中将增加文科知识比例。“轻文重理”或“轻理重文”对个人的日后工作或学术发展都会造成不良影响。对于高中学生来说,应该具备扎实的文理知识基础、知识技能。且新课程的高中阶段实行学分制,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科目,传统意义上文科考历史、地理、政治,理科考物理、化学、生物的划分将会逐渐消失,这也将逐步淡化传统高考的文理分科。
通过命题体现减负。高考命题依据新课程标准,试卷上不会出现偏题、怪题,试卷难度将逐年降低。具体操作中主要是通过难度系数对考试难度进行评估控制,将高考难度系数控制在0.6左右。今后难度系数还将向着减负目标进一步调整。同时,弱化高考甄别与选拔的意义,突出综合素质评价在高等院校录取中的作用。高考试题内容均在新课程范围内,而且必须同时限定在新高考大纲与各地区制定的考试说明范围内。考试命题的基本原则是尽可能减轻学校、学生的负担。
试题设计注重能力。试题设计加强与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重视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试题设计与评价目标相一致,加强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学生思考问题的灵活性与开放性,使试题的解答过程尽可能反映出学生的知识与技能、思维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高考模式的新变化。在以上几个因素的影响下,各省的高考形式有所或将有所变化。以2007年广东省与山东省的高考形式为例:广东采用“3+文科(理科)基础+X”模式:其中“3”指语数外。“文科或理科基础”的考试内容范围限定在新课程的必修部分,而且“文科基础”或“理科基础”考试难度系数将明显下降。“X”为选考科目,有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体育等九门考试,考生可在九门中任选一门。山东采用“3+X+1”模式:“3”指语数外,均含选做试题。“X”指文科综合或理科综合。文科综合含政治、历史、地理三门学科的必修部分和一些选修部分;理科综合含物理、化学、生物三门学科的必修部分和一些选修部分。“1”是基本能力考试,含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等内容。
这两个地区的新高考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未来高考的发展趋势。还有一点值得指出,英语听力考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尽管部分地区现行高考受多种因素制约而暂缓听力考试,但英语听力考试势必重返高考考场。与高考相应的高等学校招生制度,除了强调与基础教育新课程衔接,还将按照有助于高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的原则,加强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考查,为学生提供多次机会,通过双向选择、综合评价进行考试选拔。
如何在新高考中发挥实力
新课改与新高考意味着传统考试方式将发生较大的变化。对此,考生调整好学习方式与应考心态非常重要。
注重基础,掌握基本技能。虽然新试题设计重视考查学生运用知识技能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考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明确能力的提高仍是以扎实基础为前提的,所以首先要掌握好学科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例如语文学习,应重视基础知识的积累,从写好每个汉字、写好每篇文章开始,重视基本的书写习惯,提高主要文体类型的写作水平。高考语文的发展变化趋势是主观题的比重逐步增加,是否有扎实的基础对学生的最终成绩影响会非常大。
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学科是高考的最基本的内容,一定要打好扎实的基础。当然其他科目亦是如此。做到这一点后,培养自己解题的灵活性与敏锐反应能力就不会很难了。从另一个角度看,再千变万化的试题也离不开基础的知识与技能。
拓宽知识,提高选考能力。对于任何学科,学生都要根据自己的兴趣与特长抓住其中的扩展知识点。这样做,不但自身的知识体系可以向博大精深的方向发展,而且能有效地提高选考能力。
例如对生物学科中“生物科学与社会”这一部分内容,就需要围绕生物科学技术在工业、农业、医疗保健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应用,全面了解生物科学技术在社会中的应用,这将有助于学生继续学习人文和社会科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对“现代生物科技专题”这一部分内容,需要对现代生物科学技术一些重要领域的研究热点、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进行展开式了解,为日后进一步学习生物科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奠定基础。 |
<<上一页 下一页>> |
|
 |
热门推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