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
关于近六年高考英语改革的思考(图)
|
来源:人民网 2007-4-10 14:20:00 |
|
分省命题凸显高考英语试题的多样性
2004年,教育部考试中心推出了全国卷I-III共三套样题,加上11个自主命题省市的11套样题,大规模自主命题的第一年,全国共有14套英语高考样题。2005年、2006年教育部考试中心减少了一套样题。因此,这三年里全国共有48套英语高考样题出现,以全国卷I为主导,各地方试卷争奇斗艳。
2001年全国卷I的推出使这一年成为英语高考转折点,核心标志就是听力试题的正式加入。六年来全国卷I一直沿用包括听力、单项填空、完形填空、阅读理解、短文改错、书面表达六大题型的题型模式。未获自主命题权的省市中大部分教育相对发达的省市均采用这套题型,获得自主命题权的省市中近半数以这套题型命题,加上基本按照这套题型命题的省市,全国卷I的题型模式在全国占了大多数,从而使其成为近六年全国英语高考主要的一套题型模式。
全国卷I的题型结构借鉴了大学英语老四、六级考试的模式,受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中心的影响,上海多年来一直走在全国高考英语改革的前沿。其标志之一是多年来试题采用英文说明的“上海模式”至今没有任何省市跟进。所以,同听力考试由三项选择改为四项选择是高考英语前进一大步的标志一样,试题采用英文说明的“上海模式”也必将是全国高考英语改革的重要风向标之一。
“上海模式”的重要标志还包括题型的多样性。其中,II卷的Translation(翻译)和GuidedWriting(指导性写作)、听力填空题型和侧重考查文章主旨大意的阅读理解E篇等,都是全国高校英语学业考试每次必考的题型,也是新四、六级考试中采用的题型。I卷的Grammar and Vocabulary(语法与词汇)模仿自大学英语四级考试的Vocabulary and Structure(词汇与结构),完形填空则由各配10道试题的两篇文章组成,这也是“上海模式”所独有的。这些多样性,是上海试题与广东试题一起走在高考英语改革的最前沿的主要原因。
各地方试卷的多样性还体现在以下方面。与“上海模式”受四、六级考试中心设在上海所受的影响一样,北京试题明显地带有PETS(全国英语等级考试)的影子,而PETS考试则是中国版的雅思考试,北京试题的这一特点主要体现在第二卷,第二卷有两篇作文组成,一篇为情景作文,另一篇为开放式作文,难度和写作量均比全国卷I大;湖南试题的听力填空和阅读填空;浙江试题的6选5对照性阅读试题;重庆试题的听力填空;江苏试题的对话填空;浙江试题中阅读理解第二节的对照性差额选择题,等等。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是最早研究托福考试的国内高校之一,在英语测试学方面的研究一直走在全国的前列。因此,三年来广东英语高考的改革步子迈得最大,改革的力度也最强。和经济发展的模式一样“敢为人先”,广东英语高考的口试和写作的试题形式明显是从新托福借鉴而来,这一点在三年探索的基础上,已经在今年广东英语新高考中得以强化。 |
<<上一页 下一页>> |
|
 |
热门推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