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
关于近六年高考英语改革的思考(图)
|
来源:人民网 2007-4-10 14:20:00 |
|
高考英语在中国英语教育改革中发挥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所谓承上是指与高校改革、创建一流大学的大潮相衔接,所谓启下是指将在全国范围内推动中学英语教学改革、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轻松应对高考 CFP供图
2001年7月,教育部正式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和普通高级中学《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与此相呼应,当年7月的全国高考英语试卷取消了语音和词汇字母补全试题,代之以听力试题,成为1977年恢复高考以后英语题型结构的转折点。自此,各种大型英语考试的改革也拉开了序幕。
听力试题的设置标志着改革的开始
根据教育部《关于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外语科中增加听力考查的通知》的精神,2001年全国高考英语试题(全国卷I)中正式加入了占总分20%,即30分的听力试题,标志着2001年的高考英语试题成为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的转折点,是高考英语改革迈出的实质性的一步。
2002年的高考英语听力试题与2001年的相比语速有比较明显的加快,材料的长度也有所增加,在2001年的基础上又前进了一步,由于受到全国各地高中英语听力教学资源的限制,2003年的高考英语听力试题适度放慢了语速。这样,虽然2001年至2003年高考英语听力试题的命题指导思想和原则基本一致,但2003年试题的实测难度比2002年大约降低了4个百分点。经过两年的探索实践,2003年的高考英语试题虽比2002年倒退了一小步,但却保持了2001年“前进一大步”的水平,标志着英语高考改革正式启动。
从2001年到2003年,受听力材料的信息包容量和现行高中英语听力教学资源的客观条件的限制,这三年的听力试题只能初步考查学生对信息细节的捕获能力,只有约20%的题需要学生根据听力材料中的信息作出进一步的推断。这一命题指导思想和原则基本上与新课标中描述的六级“听”的目标相吻合,大致相当于上个世纪80年代末大学英语的考查水平。
随着部分省市英语高考改革力度的加大和高中英语听力教学资源的逐渐丰富,高考英语听力部分的考查目标也必将很快向新课标描述的七级目标靠拢,届时三个选择项就难以适应而需过渡到较为标准的四项选择。这也应该是检验各省高中英语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到那时我们才可以说,高考英语真的前进了一大步。可喜的是,自2004年起获得自主命题权的大部分省市,正在自觉或不自觉地朝着这个方向前进。 |
下一页>> |
|
 |
热门推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