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的大学入学制度是在大学预科阶段(高中第二学年起),以竞争国家统一颁定的业士学位考试证书(Baccalaureat,简称Bac,又称中学毕业会考文凭)为核心的。Bac考试就是法国的“高考”。目前在法国获得该证书者占考生的60%左右。而从考试的内容来看,也很有启迪意义。
法国的高三(大学预科)考试分文、理、经济三科,考试作文题目根据科目不同分别设置,要求学生从给出的三题中选做一题。
文科:①“我是谁?”这个问题能否以一个确切的答案来回答?②能否说“所有的权力都伴随以暴力”?③试分析休谟论“结伴欲望和孤独”一文的哲学价值:“‘结伴’是人类最强烈的愿望,而‘孤独’可能是最使人痛苦的惩罚。”
经济科:①什么是公众舆论能承受的真理?②“给予的目的在于获得”,这是否是一切交流的原则?③试分析尼采论“罪行与犯罪”一文的哲学意义。作者在文中提出问题:舆论在了解了犯罪动机和作案具体情况后,即能遗忘错误。这种现象是否有悖伦理原则?
理科:①能否将自由视为一种拒绝的权利?②我们对现实的认识是否受科学知识的局限?③试分析卢梭“人类的幸福、不幸和社交性”一文的哲学含义。卢梭说:“我们对同类的感情,更多产生于他们的不幸而不是他们的欢乐。为共同利益联系在一起的基础是利益,因共处逆境团结在一起的基础是感情。”
显然,这三科的作文题要求学生具有相当广阔的学术视野,这正是学能测验的根本要素。(晓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