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关于开展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018年度评估工作的通知》(教技司〔2018〕244号),截至7月15日,共接到5所高校对2018年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评估分组的调整申请。经研究,同意道路与交通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同济大学)、工程电介质及其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哈尔滨理工大学)、电站设备状态监测与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北电力大学)、生物冶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南大学)、建筑安全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湖南大学)5个实验室调整评估分组。
以下是调整后的评估分组名单:
序号 |
实验室名称 |
依托高校 |
一、工程一组(土木工程、交通工程) |
1 |
城市地下工程 |
北京交通大学 |
2 |
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结构 |
东南大学 |
3 |
岩土力学与堤坝工程 |
河海大学 |
4 |
土木工程安全与耐久 |
清华大学 |
5 |
滨海土木工程结构与安全 |
天津大学 |
6 |
岩土及地下工程 |
同济大学 |
7 |
水工岩石力学 |
武汉大学 |
8 |
高速铁路线路工程 |
西南交通大学 |
9 |
特殊地区公路工程 |
长安大学 |
10 |
软弱土与环境土工 |
浙江大学 |
11 |
道路与交通工程 |
同济大学 |
12 |
城市与工程安全减灾 |
北京工业大学 |
13 |
工程防灾与结构安全 |
广西大学 |
14 |
工程抗震减震与结构安全 |
广州大学 |
15 |
冲击与安全工程 |
宁波大学 |
16 |
道路与铁道工程安全保障 |
石家庄铁道学院 |
17 |
结构工程与抗震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18 |
公路工程 |
长沙理工大学 |
19 |
水利水运工程 |
重庆交通大学 |
20 |
建筑安全与节能 |
湖南大学 |
二、工程二组(冶金矿业) |
1 |
金属矿山高效开采与安全 |
北京科技大学 |
2 |
生物冶金 |
中南大学 |
3 |
煤矿瓦斯与火灾防治 |
中国矿业大学 |
4 |
多金属共生矿生态化冶金 |
东北大学 |
5 |
深地科学与工程 |
四川大学 |
6 |
煤矿安全高效开采 |
安徽理工大学 |
7 |
现代冶金技术 |
河北理工大学 |
8 |
煤矿灾害防治 |
河南理工大学 |
9 |
提高油气采收率 |
东北石油大学 |
10 |
钢铁冶金及资源利用 |
武汉科技大学 |
11 |
冶金装备及其控制 |
武汉科技大学 |
12 |
矿山灾害预防控制 |
山东科技大学 |
13 |
西部矿井开采及灾害防治 |
西安科技大学 |
14 |
光电油气测井与检测 |
西安石油大学 |
15 |
石油天然气装备 |
西南石油大学 |
16 |
非常规冶金 |
昆明理工大学 |
三、工程三组(能源动力、工程热物理) |
1 |
传热强化与过程节能 |
华南理工大学 北京工业大学 |
2 |
电站设备状态监测与控制 |
华北电力大学 |
3 |
热科学与动力工程 |
清华大学 |
4 |
动力机械与工程 |
上海交通大学 |
5 |
材料电磁过程研究 |
东北大学 |
6 |
煤炭加工与高效洁净利用 |
中国矿业大学 |
7 |
能源热转换及其过程测控 |
东南大学 |
8 |
海洋能源利用与节能 |
大连理工大学 |
9 |
热流科学与工程 |
西安交通大学 |
10 |
煤气化及能源化工 |
华东理工大学 |
11 |
低品位能源利用技术及系统 |
重庆大学 |
12 |
风能太阳能利用技术 |
内蒙古工业大学 |
13 |
流体及动力机械 |
西华大学 |
14 |
能源材料化学 |
新疆大学 |
15 |
可再生能源材料先进技术与制备 |
云南师范大学 |
四、工程四组(机械与先进制造) |
1 |
精密与特种加工 |
大连理工大学 |
2 |
微系统与微结构制造 |
哈尔滨工业大学 |
3 |
承压系统与安全 |
华东理工大学 |
4 |
工程仿生 |
吉林大学 |
5 |
先进成形制造 |
清华大学 |
6 |
高效洁净机械制造 |
山东大学 |
7 |
机构理论与装备设计 |
天津大学 |
8 |
现代设计及转子轴承系统 |
西安交通大学 |
9 |
现代设计与集成制造技术 |
西北工业大学 |
10 |
道路施工技术与装备 |
长安大学 |
11 |
轨道交通安全 |
中南大学 |
12 |
现代制造技术 |
贵州大学 |
13 |
南方农业机械与装备关键技术 |
华南农业大学 |
14 |
现代农业装备与技术 |
江苏大学 |
15 |
数控机床及机械制造装备集成 |
西安理工大学 |
16 |
特种装备制造与先进加工技术 |
浙江工业大学 |
17 |
汽车零部件先进制造技术 |
重庆理工大学 |
五、工程五组(建筑城市规划、环境、轻工) |
1 |
水沙科学 |
北京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
2 |
生态规划与绿色建筑 |
清华大学 |
3 |
固体废物处理与环境安全 |
清华大学 |
4 |
皮革化学与工程 |
四川大学 |
5 |
城市与建筑遗产保护 |
东南大学 |
6 |
南方地区高效灌排与农业水土环境 |
河海大学 |
7 |
生态纺织 |
东华大学 江南大学 |
8 |
高密度人居环境生态与节能 |
同济大学 |
9 |
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 |
重庆大学 |
10 |
工业流体节能与污染控制 |
青岛理工大学 |
11 |
可再生能源建筑利用技术 |
山东建筑大学 |
12 |
西北水资源与环境生态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西安理工大学 |
13 |
聚合物成型加工工程 |
华南理工大学 |
六、工程六组(电力、电子、控制) |
1 |
城市交通复杂系统理论与技术 |
北京交通大学 |
2 |
仿生机器人与系统 |
北京理工大学 |
3 |
微电子机械系统 |
东南大学 |
4 |
化工过程先进控制和优化技术 |
华东理工大学 |
5 |
粒子技术与辐射成像 |
清华大学 |
6 |
电网智能化调度与控制 |
山东大学 |
7 |
电力传输与功率变换控制 |
上海交通大学 |
8 |
智能电网 |
天津大学 |
9 |
磁浮技术与磁浮列车 |
西南交通大学 |
10 |
现代测控技术 |
|
■相关链接
|
 |
|
|
|
|
 |
热门推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