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教育部网站消息,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日前决定,有计划地组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方针政策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重点教材基本内容和基本精神的研修。
《意见》指出,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任务,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的本质要求。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作用,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对于培养和造就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作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宣讲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者,组织骨干教师研修,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是确保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高质量实施,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落实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力争在几年内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状况明显改善目标,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
《意见》明确提出组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的指导思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学习贯彻《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精神,以高质量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为目标,着力于提高政治理论水平、统一思想认识,着力于领会教材精神、钻研教学内容,着力于改进教学方法、讲究教学艺术,增强研修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培养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师德高尚、纪律严明、作风优良,适应新世纪新阶段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骨干教师队伍,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状况明显改善,成为大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优质课程。
《意见》指出,组织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研修,是一项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工作,纳入中央实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要用五年左右的时间,围绕高质量实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方案、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分期分批对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进行一次系统轮训。同时,要认真总结经验,探索有效做法,使之逐步纳入经常化、制度化轨道。各级党委宣传部门、教育部门要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做到组织落实、工作落实、经费落实,确保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