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
孩子,让我来帮助你——记中江县兴隆学校“幸福留守”关爱活动
|
来源:四川日报 2007-5-6 10:22:00 |
|
■杨明儒黄红唐渝川本报记者罗仁容 “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好吗?生活愉快吗?爸爸的胃病好了吗?妈妈的腿还在抽筋吗?请你们放心,现在我和弟弟在唐勇叔叔家过得很好,他把我们当亲生儿女一样看待。我已不是以前那个到处乱跑、厌学孤僻的‘疯丫头’了;弟弟也不再是那个贪玩好耍、迷恋网吧的‘野孩子’了。昨天学校开表彰大会,我和弟弟都被评为了校‘三好学生’……” 这封信是中江县兴隆镇学校2009级3班江玲同学4月26日写给远在广东打工的父母的家信。 兴隆学校从2004年就开展留守学生“幸福留守”关爱活动。江峰姐弟俩就读该校后,老师唐勇与姐弟俩结成帮扶对子,建立了“临时家庭”,成了姐弟俩的“代理家长”。 每到周末,别的老师都回去和家人一起享受家的温暖,而唐老师要为姐弟俩准备一顿丰盛的饭菜,检查他们的作业,总结一周的表现,讲父母外出打工艰辛,谈为人处世道理。当姐弟俩有问题时,他耐心地讲道理,不厌其烦地帮他们疏通情绪;每当他们有进步时,唐老师还不忘给他们一点小小的奖励;过年时,还为他们买新衣服。让姐弟俩充分感受到家的温暖。 “幸福留守”关爱活动产生良好效果。迷途的孩子回头了;不善言谈的“局外生存者”变成了班里“朗读大王”;懒惰的孩子变勤快了…… 在兴隆中学4000多名学生中,留守儿童就有1300多名,占学生的30%以上。有30多名教师与留守学生结成了对子,建立了30多个“临时家庭”。有近100名教师和社会各界人士组成了关爱留守儿童志愿者,成了留守学生“慈祥的爷爷”、“善良的奶奶”、“知心的姐姐”和“帅气的哥哥”。创建了四个“留守学生之家”,设置了4部亲情电话”,建立了4个心 理健康咨询室、4个留守学生生活指 导站、2个留守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基地”,购置了电脑、彩电、影碟机、图书、象棋、跳棋等供留守学生活动之用。 该校分校的一名姓张的同学因家庭矛盾,失去了父亲,母亲也锒铛入狱,从此这个年仅10岁的少年变成孤儿。学校校长和关爱留守学生志愿者、兴隆镇派出所警官陈义昌送去一份份爱心,使这个几乎绝望的少年重新鼓起了生活的勇气。孩子唯一的一个心愿是想和狱中的母亲见一面,派出所、学校经过多方努力,终于满足了孩子的要求。母子见面后,孩子的妈妈深深感动。她说:“感谢社会的关爱,我要安心地改造,争取早日出狱,与儿子团聚。 |
|
|
 |
热门推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