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早教全然不懂,照样当婴幼儿教师;没有教育教学资质,早教机构依然门庭若市;亲子班一节课动辄百八十元,甚至超过200元,是大学两倍多……近年来,随着家长越来越重视0-3岁孩子的教育,各式各样的早教机构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诸如此类的怪现象引起了省人大代表们的极大关注。昨天,省人大代表唐惠勇提交了一份建议,呼吁加强对儿童早期教育市场的管理和规范。
唐惠勇代表在建议中说,与传统的托儿所不同,现在冒出来的一大批早教机构针对0-3岁的婴幼儿,重在开发他们的潜能,目前仅南京就有早教中心、亲子园、亲子俱乐部等200多家,这类机构一部分是医院、幼儿园、社区以及儿童活动机构开办的,还有相当一部分是私人申请开办的。应该说,这些机构的出现顺应了家长们对孩子早期教育的需求,但目前存在不少问题。
长期在省妇联工作的唐惠勇代表在工作和调研中发现,现在的早教市场进入门槛低,它们一般在工商局登记,名称为“幼儿教育(信息)咨询公司”,业务范围是教育咨询,至于教育咨询具体包括什么,则没有相应规定;对机构软件的要求譬如教师的资格和水平,也比眼下的幼儿园和中小学低得多,以至于一些不懂早教的人做起了教师;至于硬件,比如办学场地、面积、装修、卫生设施等也没有专门规定。知情人士透露,一间早教中心投资只需要30万元左右,利润空间非常大。
如果仅仅是瞄准市场空缺赚钱倒也罢了,学费高昂却带不来如期效果就有“欺骗”之嫌了。唐惠勇在建议中指出,一些早教中心加盟某些知名机构,交一定管理费,打着别人的旗号但缺乏专业教师,致使早教亲子园成为一个介于教育、娱乐和服务行业之间的新兴商业模式。而且不少早教行业内部对课程设置、学费价格、师资力量等都缺乏统一的标准,教育体系、课程设置不合理,由此引发的投诉和争议日渐增多。所以,他建议,首先要明确各部门之间的责任,可以让妇联等组织参与以加强管理,其次是教育部门把婴幼儿早教纳入公办教育体系,工商部门负责登记注册,与物价部门等联合对早教机构收费过高、标准过乱、承诺无法兑现、欺骗消费者等行为进行查处;劳动保障部门则建立职业认证培训体系,规范早教从教人员的资质。总之,尽早立法规范,促使早教市场尽快走向正规化和法制化。(于英杰)
[调查:一般社区举办的亲子班一节课要20元,有点儿规模的普遍在30-70元,有些所谓的国际化贵族型教学,请外教用英语教学,一节课就是180-220元,一年48节课光学费就高达上万元,而现在江苏大学生一年学费也不过46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