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日,是我国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正式实施的第一天,也是全省中小学秋季开学的日子。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的实施,为进一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提升义务教育的质量和水平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为此,本报派出多路记者分赴各地中小学校,直击各地开学场景,了解实施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给义务教育带来的新变化
“我们的学杂费全免了”
刘振明 本报记者 徐国平
9月1日下午,新余市渝水区仙来办事处罗家村小组的喻秋梅,领着女儿罗小青到廖家小学报到,得知上小学二年级的女儿可以免除全部学杂费后,激动不已。她说:“我们家生活并不富裕,两个女儿在学校读书,每年开学费用高达1000多元。现在,党和政府在给予农村纯女户很多优惠政策的基础上,又减免了全部学杂费,减轻了我们的经济压力。”
校长叶辉告诉记者,由于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每年开学,该校都有部分女孩上不了学,或者中途辍学。今年实行纯女户减免学杂费后,全校158名女生全部在当天上午按时到学校报到,实现了女孩100%入学率。今年,渝水区仙来办事处率先在新余市实行农村纯女户减免学杂费政策,凡在中小学校就读的纯女户所有学杂费全免,高中部分减免,惠及66名小学生、9名初中生和13名高中生,减免费用达3万多元。
据了解,像仙来办事处这样减免农村纯女户子女学费的事例,在新余市还有很多。仅以2006年春季为例,全市实行“两免一补”政策资助贫困学生就达1.9万余人,金额达106.7万元,没有一个学生因家庭贫困而辍学。
“现在放心了”
本报记者李文亭
9月1日上午9时,记者走进南昌市八一中学,热闹的迎新景象扑面而来。在教学大楼前,“欢迎新同学”、“认真贯彻执行《义务教育法》”的横幅格外醒目;操场上,有的同学在搬运新课本,有的同学正在打扫教室卫生。
初一的10个教室里,老师在讲,学生在听,写在黑板上的课程安排表一目了然;教室外,站着几十位家长。
“天气这么热还赶来,是对孩子不放心吧?”记者与家长聊了起来。“不是。今天是小孩当中学生的第一天,主要是来看看他的表现。”一位家长笑着说。“第一天嘛,小孩要报到、领书、缴费,事情蛮多的,所以跟来了。”另一位家长补充道。交谈中,学生家长相互打听今年的收费情况。原来,学校没有设立收费标准公示牌。
“正在赶制公示牌,中午就能挂出来。”该校副校长黄欣荣告诉记者,公示收费标准是学校执行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的具体措施。为了让学生和家长明明白白地缴费,该校专门印制了《2006年秋季初中收费标准》,已经发到每个学生手中。根据今年的特殊情况,缴费时间也推迟到9月4日。
初一新生陆续走出了教室。他们手中握着的《2006年秋季初中收费标准》小纸条,不但有每项收费的标准,还有学校、市教育局、市物价局的举报电话。家长们高兴地说:“现在放心了,收费标准一清二楚。”
农村学校设施好
许谢 本报记者 鄢朝晖
9月1日,是新学期开学第一天。赣州市章贡区湖边中学里,鲜花、笑脸、欢歌,构成了校园生动的画面,开学的各项工作正在紧张有序地进行。
走进重新装修后的学校食堂,一排排整齐漂亮的餐桌让人眼前一亮,一群新入学的孩子正抱着崭新的铺盖往宿舍楼搬。校长魏长俊介绍,学校食堂占地面积1400平方米,可以供1200人同时用餐。此外,学校还新建了一栋学生宿舍,可容纳近200名学生住宿。现在,全校有3栋教学楼28间教室,完全可以满足教学需要。在学校的综合楼里,记者发现,这里计算机房、图书室、物理实验室等硬件设备非常齐全。
教学楼里,大部分学生都已经进入教室,只有少部分学生还在忙着搬课桌椅。记者来到初二(5)班,看到全班学生整整齐齐地坐在教室里,班主任正忙着给他们发新书。记者数了数,班上共有55名学生。魏长俊说:“我们按照新《义务教育法》的要求,每个班的人数都控制在56人以内。为了确保每一个学生进得来,有书读,我们还允许部分困难学生先报名读书后缴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