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核定大学生培养成本是福兮祸兮
来源:红网     2006-4-7 8:36:00
 
    为什么会惊讶呢?新闻中说,“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表示,今年教育部将会同国务院有关部门联合出台高校生均成本核定办法”——“成本核定办法”是“今年”将要出台的,这就是说,以前收费的时候并没有进行成本核定,而是想收多少就收多少,想怎么收就怎么收。

  有人做过统计,近10年间高校收费的总额达2000多个亿,如此巨量的资金居然就被这样不明不白地收走了,怎么不会不让人感到惊讶呢?

  为什么会气愤呢?袁贵仁副部长这样表示:“不允许收取国家已明令禁止的各种费用”;“要继续保持高校收费政策的总体稳定”。

  “国家明令禁止的各种费用”原本就是不应该收的,这次被教育部副部长作为一个严重的问题郑重其事地提出来,可见此前各高校一直都在藐视国家权威,肆无忌惮地搂钱,这怎能不令人气愤?而目前的“高校收费政策”早已是天怒人怨,搞得学生家长返贫的返贫,自杀的自杀,“新读书无用论”开始流行。对这样政策的需要的是尽快改革,怎么反而还要继续“稳定”呢?这又怎能不令人气愤?

  为什么会担心呢?因为这次核定成本,虽然有其他部门参加,但却显然是教育部主导的。问题的关键在于,教育部自己就是现行收费政策的最大受益者。教育部会锯自己坐着的那棵树吗?由教育部主导“核定成本”,这其中的利益关系如何能够说得清楚?新标准如何能够获得公信力?核定的结果会不会将高收费政策合法化?新的收费标准会不会比原来的收费标准还要高?所有这些问题,都充满了不确定性,不由得你不担心。

  为什么会困惑呢?教育部曾经声称自己从来都是反对教育产业化的,但“核定成本”恰恰是一种典型的“产业化”做法。我们知道,一般厂商决定产品价格的方式就是“成本+利润”,教育部是不是也打算这样做呢?教育收费究竟应该是根据民众的承受能力来收呢?还是根据成本来收?前者算是“事业”,后者无疑就是“产业”了。另外大家都知道,现在高校的人员结构很不合理,行政和后勤系统冗员多多。在这种状况没有得到根本改善的情况下,核定出的“成本”又有什么意义呢?我很困惑。

  为什么会欣慰呢?因为袁贵仁副部长也表示,“不允许出台新的收费项目”。我对这一表态表示欣慰——虽然我无法确定这一禁令能不能生效,也无法确定这是不是意味着总费用不再增加。但能做如此表态,总比不表态要好。

  教育部一次例行公事的表态,竟引出了我如此复杂的心理反应,实在是因为其过去的记录让人不敢乐观,而高收费造成的社会后果又过于惨烈。现在是暮春季节,“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如果把我们学生比做芬芳的桃李,那高收费、乱收费无疑就是风雨了。我惟愿风雨能小一点,让我们的国家和民族在未来能够收获丰硕的果实。

■相关链接  
  • 成都革新中考体育测试引争论 胖瘦也算体育分?
  • 美国今天是加拿大明天华人IT者面临挑战
  • 港澳13高校进京招生提醒考生奖学金申请要求
  • 外企在哈招工难凸现劳务市场信息不到位
  • 广西防城港两青年获团中央表彰
  • 台胞彭荫刚资助300名贫困小学生
  • 浙江中小学爆发流感卫生部门发布疫情预警
  • 关注高考复读生:重新出发 复读有法
  • 自由发言:“面试”招生会不会演变成腐败的温床?
  •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