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朝九晚五”是说梦话?治标不治本!
来源:辽沈晚报(沈阳)      2006-2-20 10:04:00
 

学界:“剪矢医伤”

明朝的江盈科在其《雪涛小说》里记录了一则“剪矢(箭杆)医伤”的寓言:有医者自称医术高明,但他只给中箭的将军剪去箭杆,而把箭头留在伤者体内,并说:“此内科事,与我无关。”寓言讽刺了医者“治标不治本”的荒唐逻辑,徒给后人留下笑柄。遗憾的是,“剪矢医伤”有了现实版。

比如“朝九晚五”,决策者们考虑过没有,学生在校的时间少了,但负担并不能真正减轻。如果以分数论英雄的考核标准没有改变,老师还会采取“填鸭式”的教育方式,而不会去采取提高学生兴趣、减轻学生负担的教育方式,汗牛充栋的教辅书籍还需学生去攻克,滔滔不绝的课外习题还需学生去应付,而或明或暗的课外辅导班又将迎来新一轮的高潮。

事实上,在一考定终生的现实情况下,仅凭教育部门的力量是根本无法扭转应试教育的车头的,而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出人头地,至少能够找到自食其力的立身之所,而考上一所好大学、学一门好专业无疑是最简捷的道路。要上好大学,先要上好中学,要上好中学,先要上好小学,于是孩子们的竞争在上幼儿园之前就已经开始了。没有多少家长会冒孩子一生的风险而去另辟蹊径,这才是当今应试教育盛行、“朝九晚五”无法收到实效的根本原因。

因此,要使学生减负,关键还在于稳妥地推进教育体制改革,真正建立起一套符合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规律的评价体系来。否则,即使剪掉了“矢羽”,而箭头仍在“体内”,这对伤者又有何益?

学生:逗我玩呢

“朝九晚五”,很好,很好,可是有了这一美妙的规定,四川省的中小学生就真的不用闻鸡起舞,挑灯夜战了么?关于中小学素质教育的美丽规定不绝如缕,可多年以后蓦然回首,却发现很多规定不过是海市蜃楼,徒增学生们的幻想罢了。

一个最简单的反例就是双休日。中国自1995年5月1日起开始实行双休日制度,直接目的是保障人们的休息权,中小学生当然也不例外。可是,无数的中小学生在作文日记中频频感叹:请归还我的周末,学校虽然放假,但却遭到家长的“敲诈勒索”,孩子被迫去参加五花八门的培训,两天的休息时间被盘剥得所剩无几。因此,我们没有理由不担忧,“朝九晚五”的美丽规定会否遭遇同等厄运。

“朝九晚五”,中小学生的作息时间的确与国际接轨了,可是需要接轨的不仅仅是纸面上的政策,政策实施的环境同样需要接轨,否则就难逃“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异化现象。具体到“朝九晚五”在我国的实施,我们所需要做的就是说服学生家长,让他们配合“朝九晚五”规定的实施,而不要对“朝九晚五”进行“敲诈勒索”、“雁过拔毛”。

公众:忽悠领导呢

四川意欲在中小学推行朝九晚五,这个“全国第一”的设想,确实够前卫的。浏览了一下网上的评论,鼎力支持的帖子,没有发现。

家长口头上赞成的同时,却担心因为减少了孩子的学习时间,临近升学时成绩不理想,“损失”更大;中小学教师也不叫好,各类测试经常举行,考试完还要排名次,成绩不理想家长不乐意,学校领导也不干。由此可见,我们的考试制度,决定了学校、老师和家长,都是“朝九晚五”的抵制者,而不是支持者。

作为教育主管部门,给中小学生减负的出发点很好,想减少学校在校的上课时间,用心之善,无人否定。只可惜,“朝九晚五”的这张“处方”开得未必对症。如果放学时老师照样布置作业,中小学生回家后还得完成,学习的性质没变,只不过学习的场所,从学校搬到了家里而已。“朝九晚五”,于孩子们有多大意义?

如此一来,中小学的校长们可能会私下废除“朝九晚五”,只是等有检查组来检查工作时,才做个“朝九晚五”的样子给上级看。中小学的作息时间,还是由学校自己做主的好,别动辄拿行政命令去干预。

家长:孩子出事咋办

四川省教育厅的规定是鼓励中小学“朝九晚五”,如果能够实施执行,那真是我们国家真正意义上的教育改革。但实际上这只不过是一个美好的愿望。因为任何法规的制定,都受制于社会的整体环境。

中小学的“朝九晚五”对于大多数家长来说。可能会带来不小的麻烦。因为我们国家大多数单位的工作时间是“早八晚五”。如果实施了“朝九晚五”的学校作息时间,那么一些需要家长接送的低年级学生,早晨上学会出现没人送的问题。你总不能为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为了学生的充足的睡眠时间,而让家长天天上班迟到。况且有些家长还会担心,年龄过小的孩子是否能自己把门锁好等。

更严重的是未成年人在没有监护人陪同的情况下,是否会发生更严重的人身安全问题。当一些社会不法分子了解到,孩子有可能一人在家时,那些不良之徒是否有可乘之机,进行违法犯罪活动。

■相关链接  
  • 教育观察: 海南高考移民状元去香港上学之忧
  • 今年高考作文可自选文体 诗歌可能会被禁止
  • 高考学生常见心理问题指导
  • 2006年长沙理工大学考研调剂信息
  • 初一男生书包内竟藏安全套?
  • 性生活频繁导致少女生育障碍
  • 高考报名费,咋就越收越糊涂
  • 圈里人报料:揭露艺考背后的肮脏交易
  • 大学生找工作比农民工还难!
  •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