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客 书店 交友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综合新闻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百余电话打爆“热线” 教育官员当场作答
来源:荆楚网-楚天金报     2006-2-15 11:04:00
 
 家长关注三大问题:中小学教育收费、中小学升学、“流动花朵”免借读费

  荆楚网(楚天金报)记者 郭会桥 邵娟 刘辉 通讯员 朱思标 报道:昨日上午9时,武汉市教育局发展规划处处长胡腊芝、基础教育处处长王辉华、财务处副处长李彪做客楚天金报“教育热线”。

  在两个小时左右的时间里,“教育热线”共接到了100多名读者反映问题、咨询政策的电话,教育局负责人一一给予了耐心细致的解答。这些问题集中在中小学教育收费、中小学升学、“流动花朵”免借读费三个方面。

  关于中小学教育收费

  民办校收费由物价部门核定

  武昌段先生问:孩子在武汉市一私立中学就读,学费是否按教育部门规定的标准缴纳?

  解答:私立学校属于民办教育,由物价部门根据其办学成本来核定收费标准,因此学费可能高于公办学校。

  武昌邱先生问:孩子在某高校附属中学就读,教育部门不是规定初中学校的借读费为1200元/年吗,为何学校收2000元/年?此外,该校还有一些收费令家长感到糊涂,不知哪些必交,哪些可以不交?

  解答:一般部属高校的附属学校,其管理权主要在高校,地方教育部门只负有部分监督责任,不能核定其收费。但对武汉市教育部门来说,老百姓的利益永远摆在第一位。针对该校借读费高于其他公办学校的问题,武汉市教育部门将采取两个办法干涉,一是向其所属高校或教育部财务司反映。二是通过省物价局干涉调整。

  此外,属于自愿原则交费的项目,学校不能想收就收,家长也要多留心。

  低保户家庭可申请免杂费

  江岸朱先生问:自己属于低保户家庭,孩子在武汉市二中分校读初中,上学期交了1.2万元的学费,为什么本学期开学,学校又要求交340元杂费?

  解答:武汉市二中分校性质属于民办教育,收费标准由物价部门核定,上学期收的1.2万元并未超出核定标准,仍属于合理收费。家长在交纳本学期340元杂费时,应要求学校列出收费项目及收据,比如课本费、作业本费各多少。如果不含上述内容,则属于违规收费。如果是低保户家庭的子女,可向学校申请免除杂费。

  洪山区张女士问:家长均为远城区农业户口,但孩子没有在户口所在地入学,而就读于洪山区鲁巷小学。请问这种情况可享受免杂费的政策吗?

  解答:你的孩子属于特殊情况。根据武汉市教育部门的规定,具有农业户口,并在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读书的学生可免杂费。属于城镇低保家庭的子女,凡在义务教育阶段的均免杂费。但像你的孩子那样属于农业户口,但在中心城区学校就读的学生能否免除杂费,武汉市相关部门正在研究,估计不久会有新政策出台。

  搭伙费不能超过每月480元

  武昌彭先生问:孩子在武昌中华路小学就读,每月交搭伙费350元(含一餐两点),是否属于超标收费?

  解答:中华路小学属于改制学校,带民办教育成分。其搭伙费按成本收取,但不能超过每月480元(三餐两点)的上限。

  收费不开票,教育部门将予查处

  洪山区王女士问:家住洪山区和平乡。孩子上初二时转学到青山一中学就读,但学籍未转。上学期学校收了2000元借读费,未开收据,学校的做法合理吗?

  解答:按规定,义务教育阶段不允许借读。如果已在其他学校借读的学生,在交纳借读费后应向学校索取收据,不开收据视为违规行为。教育部门将坚决制止。

  汉阳田先生问:孩子在汉阳区上高中,开学时学校称财务人员没来上班,要求班主任代收学费,合适吗?

  解答:高中学生的学费由指定银行或该校财务人员代收,班主任不能行使代收之权。其间发生意外无法追究责任,学校的做法是不当的。

  汉口蒋先生问:自己属于中心城区低保户,孩子在江岸区二七小学就读。去年因遗失了低保证,未能享受学校80元钱的补助。今年补办低保证后能否补享去年的80元补助?

  解答:依据武汉市教育局的文件,中心城区的低保户家庭子女可享受两免一补。如果你的情况属实,并得到辖区派出所和学校的证实,即可向区教育局申请。

  关于中小学升学

  “小升初”择校禁止考试

  陈女士问:我的孩子读小学六年级,想读一个好初中,需要参加考试吗?

  解答:今年,武汉市“小升初”政策保持稳定,继续采取“就近免试入学”的方式,并采取“电脑派位”选定择校学生。民办学校、改制校不得以考试方式选拔新生,如报名数小于计划数,学校采取“登记入学”的方式招生;如报名数大于计划数,学校采取“电脑派位”方式招生。

  熊女士问:我的孩子今年“小升初”,虽然进行了培优,但是没有获取好的奥赛成绩,这对升学有影响吗?

  解答:按规定,严禁义务教育阶段招生与学生竞赛、比赛成绩(包括奥数竞赛)挂钩。学生参加经批准的竞赛所获得的奖励、成绩,以及社会培优机构所提供的学科考试成绩,均不得作为全市小学和初中招生、分班的依据。

  调整后的作息时间能坚持下去

  张先生:这学期开学,我孩子所在的初中已经调整了上学时间,我们很高兴,孩子终于可以多睡一会儿了,希望调整后的作息时间能坚持下去。

  解答:首先,感谢这位家长对教育的理解和支持。春季开学后,全省中小学执行统一作息时间:小学生到校时间不得早于8时20分,中学生不得早于7时50分。要告诉这位家长的是,市教育局将组成专门的检查小组,在本月底对武汉市中小学教学管理进行全面检查,包括作息时间和课时计划执行情况等。

  孙老师:我是一名初中教师,我觉得学生学得太苦了。个别老师课堂效率不高,事后就拉着学生补课;学校要提高升学率也补课,导致初一的学生要学到下午6:30才能放学回家。

  解答:这一教育问题在个别学校的确存在,虽然教育部门调整了作息时间、严禁补课,但是个别学校仍顶风而上,最可怕的是浪费了学生的时间和精力,却没有收到好的成效。因此,今年,市教育局将着重研究如何减负增效,提高单位时间内的教学效率,切实减轻学生负担。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李女士问:我的孙子就读于一所小学国际部,今年想转到本部读书,没想到国际部的一名老师辱骂我的孙子是胖猪,这太伤害孩子了。请问,对于这样的老师,教育部门该如何解决?

  解答:首先,想告诉这位奶奶,我也是名家长,如果有老师这样骂我的孩子,我同样生气至极。所以,我回去以后一定要督办此事,如果情况属实,会给您一个满意的答复。此外,这件事也提醒我们教育工作者,师德师风建设还要加强。

  每个孩子都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胡先生问:我是一名转业军人,已经转业到武汉上班,只是户籍还在转入过程中。现在已是开学第二天,学校还不肯收我的孩子,理由是我们的户籍不属于学校服务范围内,可以不接收,这可怎么办?

  解答:每个孩子都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虽然这名家长的户口还在转入之中,但是他租住地附近的学校仍应接收这名学生,不可将其拒之门外。我会尽快帮这名家长解决问题。

  关于“流动花朵”免借读费

  部分学校免收借读费

  江汉区刘先生问: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入学,公办中小学是否都不收借读费?

  解答:不是的。目前,对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武汉市有约300所公办中小学免收借读费。其余学校,可按规定收取借读费。

  洪山区高先生问:进城农民工子女入学免收借读费,到底要提供哪些资料,办理哪些手续?

  解答:必须持夫妻双方在暂住地登记的暂住证、务工证明等相关证明材料,并向暂住地教育行政部门提出申请,暂住地教育行政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向学生发放《通知书》,并统一安排到指定的学校就读。

  江岸区李先生问:借读费的收费标准如何规定?交了借读费还须交杂费吗?

  解答:借读生借读费为小学每生每学期400元,初中每生每学期600元。借读生交了借读费后不另外收取杂费。

  中考与城里伢享受同等待遇

  一外地来汉务工的家长咨询:户籍在外地,在武汉市就读的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可否在武汉参加中考?

  解答:申请在武汉市参加中考升学的毕业生,可到现在就读学校报名参加中考,并进入高中阶段学校就读。

  生源饱和地区,暂难免借读费

  青山区刘女士问:孩子户口在外地,但在大东门小学入学,可否免借读费?

  解答:根据政策,持有本市务工证明、人口暂住证,且在政府指定的公办中小学入学的外来务工子女,可免借读费。

  大东门地区属于入学矛盾集中地区,公办中小学仅能满足户籍人口入学需求,大东门小学也不在指定免借读费的公办中小学名单之列。今后,武汉市将根据生源、学校布局等情况,逐步调整免收借读费的学校名单。

  东西湖区一家长问:孩子人户不合一,入学是否有困难?

  解答:按规定,对“人户合一”(即小孩户口与房产证在同一处的)执行就近入学。对“人户分离”(也就是,由于拆迁等原因,造成有户口但没有房产,或户口与房产证不在同一处)的学生,家长可向当地教育部门反映,由教育部门协商解决入学问题。

■相关链接  
  • 情人节玫瑰一日三价
  • 华东理工大学实行三学期制
  • 上海市教委公布台湾学生奖学金管理办法
  • 大学生巧拨玫瑰经
  • 5月1日起雅思取消重考时限
  • 全市中小学生将接受礼仪教育
  • 7月份自学考试 16日开始报名
  • 陈至立在第五届国际高等教育大会开幕式上发表讲话
  • 打工大学生日记暴露心声 浮躁心态丧失打工机会
  •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