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何昌钦)昨日,《重庆市环境保护条例(草案)》等5部法规案接受市二届人大常委会第31次会议分组审议。其中,与学生及家长息息相关的《重庆市国家教育考试条例(草案)》、《重庆市职业教育条例(草案)》在审议时,会场反应最为热烈。
职教实习不得在娱乐场所
《重庆市职业教育条例(草案)》二审稿规定,职业学校学生学习期间,不得安排其从事有毒、有害、过重、超时的实习劳动。
市人大常委会委员陈永翔认为,职校学生的实习场所,应将禁区明示出来。比如个别职校的实习方式已经变味——将女生送到酒吧、迪厅里喝酒陪客人,不但有违实习的初衷,更不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他建议,草案应明确规定,学习实习场所不得是营业性的娱乐场所。今后若有职校再出现前述行为,应受到法律制裁。
考生作弊受罚应一视同仁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胡健康、市人大常委会委员田军等认为,按《重庆市国家教育考试条例(草案)》三审稿,同样发生作弊行为,参加高考、成人高考等类别的考生,受到的处罚是考试科目成绩无效、已被录取的取消入学资格或学籍;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考生,则被取消该类考试一至三年的考试资格。也就是说,高考、成人高考考生在第二年可重新参考,而自考生则要等上一至三年才能再次参考,这种处罚无疑是最重的。
胡等建议,考试纪律对考生应一视同仁。草案规定的“取消该类考试一至三年的考试资格”应适用于所有考生,而不只限于自考考生。
部分少数民族免费读中职 《重庆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办法(草案)》二审稿增加了助学内容:民族自治地方贫困人口的子女、城镇低保人员子女、农村贫困家庭子女、福利机构抚养的适龄孤儿、退役士兵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由政府全额资助学费,包干补助生活费和住宿费。
部分名校冷门专业就业难
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建中称,高考在即,部分学校一味鼓动学生填报名校,而忽略了专业的选择。
考生上了名校,学校就可用此宣传,带来利益效应。然而,有的学生却为此吃了苦头——成绩上不了名校热门专业,就填报该校冷门专业。毕业后才发现,有的冷门专业人才需求极少,很难找到工作。
周建中提醒考生,千万不要一味冲着名校名气,而忘了冷门专业的就业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