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
农科教结合闯出办学新路
|
来源: 2008-1-11 10:52:00 |
|
一所令人关注的农村学校
江西革命老区会昌珠兰示范学校因实行农、科、教相结合,积极探索农村教育改革方向,实施“小村庄,大教育”的办学模式,再度受到专家学者的好评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前不久,在全国总工会会议室举办的会昌珠兰示范学校捐建仪式上,该校接受了总值超过1000万元的捐赠款物。
据悉,该校于2005年5月2日动工兴建,一期工程(小学部)于去年5月13日交付使用。目前,该校共有6个年级,12个教学班,学生700多人。学校除了建有完备的教学设施之外,还建有农民夜校、科普实践基地、猪舍、鱼塘和果园,养了150头良种猪,种植了100亩优质脐橙。猪粪产沼气,沼气为学校师生烧水做饭提供燃料,沼肥用来种果养鱼,初步形成了农、科、教一体化的学校发展格局。
现在,该校正在进行二期工程建设。二期工程将新建幼教部、初中部、职中部、农科教基地和运动场等,占地面积121亩,预计总投资2460万元。整个工程将在两年内完成。届时,珠兰村的孩子可以在这所学校完成从幼儿园到职业高中的学业。
一位令人敬佩的古稀老人
说起这所学校,会昌的干部群众自然会想到一位老人。他就是全国政协委员、中华全国总工会书记处原书记、中国老区建设促进会副会长李永海。
年过七旬的李永海心系老区,历时3年多,深入到贫困边远地区进行调查。他认识到要想推进革命老区建设,就必须从教育抓起,采取一种新的办学方式。在2006年“两会”上,他作了《把加快贫困老区发展作为解决“三农”问题和建设“新农村”的重点》的发言,还先后4次致信温家宝总理,引起了总理的关注,并给予批示。
按照总理的批示精神,李永海走遍了全国13个省、区,50多个县、50多个乡镇、150多个村,考察了上百所小学,终于在2005年,他与中华全国总工会基层部部长田裕琨、赣州市政协副主席雷汉生一起牵头,选定在革命老区会昌县珠兰乡建一所农科教结合和“三教统筹”的“示范学校”。
一种创新的办学模式
江西革命老区会昌珠兰示范学校是全省惟一一所以教学、科技和农业生产劳动相结合,基础教育、成人教育和职业教育三教统筹为办学模式的农村特色学校,代表着新时期农村教育发展的新方向。具体做法是:实行村、校联合,村、校互聘,村、校资源共享,在郑屋、垇垴两个自然村建立了学校科教扶贫点,坚定不移地走农科教相结合之路,实现以农养教和以教促农,提高科技兴农意识;推行九年一贯制教育,凭借学校种养基地的发展,建立义务教育经费保障的长效机制。
另外,还以珠兰村的成人为对象,以学校为主体建立农民夜校,以脐橙种植、养猪、沼气应用等实用技术培训为主,以文化教育为辅,多形式、多渠道对村民进行培训,使农民从纯体力型、纯经验型的劳动者逐渐向智力型、科技型劳动者转变;以百亩脐橙园、养猪场为主,在学生中成立农事兴趣组,培训小先生,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他们成为未来全乡科技致富的火种和农业科技推广的带头人。
为了实现其办学宗旨,该校还建立了农科教相结合工作制度、三教统筹工作制度、专兼职教师聘任和管理制度、基地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制度,聘请了当地种植能手、县乡农技专家等13人为学校兼职教师,负责为学生和村民讲授农业技术课程,以及为学校脐橙园、养猪场提供技术指导。
|
|
■相关链接
|
 |
|
|
|
|
 |
学习宝库 |
|
 |
热门推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