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数字表明,瑞士人的年平均收入高达3万美元,名列欧洲第一;失业率很低,仅为3%至4%;每1000人拥有电冰箱582台,汽车444辆,电视机360部。说瑞士是世界上的“首富之邦”,一点都不过分。然而在如此富裕的国度里,人们过日子却十分节俭。 不求奢华重实用 瑞士人常说:“我们没有资源,有的只是两只手。”既然是靠两只手创造的财富,理所当然地要好好珍惜,于是形成了一种注重实用、不讲奢华的消费意识。 不久前,瑞士一经济组织主办了一个由数十个国家的专家学者参加的国际经济研讨会。组织者本着节俭的原则,处处精打细算。例如:订购的是最便宜的航班的往返飞机票;会址选在交通方便、租金不高的宾馆,并且能代办午餐;会议的伙食是固定的一日三餐,早餐每人一份,午餐可以根据菜谱任选一种,晚餐费发给个人,但金额不大;在饮料方面,只给与会者免费提供一杯茶,如果要多喝,需自己掏钱;与会者只从大会秘书处领到一支铅笔和一本笔记本,包括宴会、文艺活动和礼品等在内的其他项目都没有列入到预算里。 瑞士被誉为“手表王国”,生产的劳力士牌、梅花牌、英纳格牌、雷达牌和欧米茄牌等驰名世界的高级手表。但瑞士人大都使用普通表。 瑞士的汽车十分普及,平均每两个多人就有一部。然而人们在道路上看到的绝大多数是一般的汽车,如“大众”、“丰田”、“雪铁龙”等,还有一些是没有名声的“甲壳虫”车。 瑞士的日内瓦,有三面与法国接壤,开车只要20分钟便可以进入法国境内,十分便利。不少瑞士人黄昏离开日内瓦进入法国居住和消费,第二天早晨再由法国返回日内瓦工作。这些上班族为何奔波穿梭于两国之间呢?原因是法国的生活费用比瑞士低30%左右,住在那儿日子会过得更加舒适惬意。 平日里,许多日内瓦人会经常开车到边境的法国小镇选购食品。在那里,奶、蛋、肉的价格要比瑞士的便宜40%。 节能节水做文章 过去10年来,瑞士的能源消耗以平均每年上升2%的速度递增。为此,近年来全国开展了声势浩大节能运动。 瑞士节能的可贵之处在于从点滴做起,长年坚持。煮鸡蛋就是一个突出的例子,目前全国各地开办的训练班介绍了一种新方法:在深平底锅里放一厘米深的冷水,把一只鸡蛋放进里面;水一沸腾,立即关掉电源,让鸡蛋继续在锅里放到所需要的时间,仍然可以将其煮熟。计算结果令人鼓舞,它比传统的煮法减少一半电能。 除了节能外,瑞士人在节水上也大做文章。 瑞士以“花园之国”著称,风沙不多,冒烟的烟囱少,因此雨水干净。首先,通过下水管将雨水接进贮水池里。用时靠小水泵将水打上来,冲洗厕所、洗涤衣物或擦洗地板,十分干净。 收旧利废成风气 在瑞士,人们十分重视收旧利废的工作。家家户户都备有一种不透明的深色塑料袋,有着统一的规格。人们将垃圾分成玻璃瓶、塑料品、旧报纸和无用的废物等,然后分门别类地装入塑料袋里,以便统一回收处理。 在每周固定的时间里,人们还可将过时的旧物品放在大门口。过路的行人觉得需要,可以把这些旧家具、自行车或电视机抬回家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