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
韩国太太留学生在鲁大获学位
|
来源:《科学时报》 2009-7-14 10:56:00 |
|
近日,在鲁东大学举行的2009届外国留学生毕业典礼及学位授予仪式上,14名获得学位的外国留学生中,来自韩国的宣七荣、金贤珠两位太太格外引人注目,她们是近20年里在鲁东大学留学的大约200位韩国太太中,同一年毕业获得中国汉语言文字学硕士学位的太太留学生。
这些无论是在韩国还是来到中国后,本可以专心地相夫教子,过着衣食无虞生活的太太们,是什么诱因让她们的脚步迈进了鲁东大学的课堂,开始她们在中国高校紧张而艰苦、充实而快乐的求学生活……“合格太太就得懂汉语”
36岁的申惠玉带着孩子随丈夫从韩国的汉城来到中国的烟台创办公司。面对在中国创业的丈夫和在中国求学的孩子,既没有给予丈夫事业上多少帮助,也没有给予孩子学业上多少关心和爱护,她常常觉得自己在家庭中的角色,不是太太而更像一个佣人。在仅有的几次上街购物和外出旅游中,汉语一窍不通的她,遭遇了许多因语言引起的尴尬。一天晚饭后,她终于把心中的忧虑和困惑告诉了自己的丈夫。万万没料到丈夫会提议和鼓励她去学习汉语,并且很快打听并联系到适合她的学校。
于是,在1998年9月,申惠玉也像早前其她韩国太太一样,走进了鲁东大学国际交流学院的课堂。
申惠玉学汉语的消息不胫而走。在烟台的韩国太太们对申惠玉的举动众说纷纭。有反对的,认为一个韩国人在中国不经商不做学问学了汉语用处不大;有赞同的,认为这是一个韩国人在中国生活的前提和基础。而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昔日门可罗雀的申惠玉家,自从她进了鲁东大学国际交流学院的课堂,每天晚上到她家请教的人和咨询如何办理留学手续的电话接连不断。到这年底,相继有16位在烟台的韩国太太走进了鲁东大学国际交流学院的课堂。
2000年3月,申惠玉经过努力完成了4年学业,成为第一位在山东烟台获得中国文学学士学位的韩国太太。就这样,她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结识了许多真诚、热情的中国朋友,而且与家人也有了更和谐的交流。她说,来到中国就应该懂汉语,这是最起码的条件。
如今在山东烟台,“合格太太就得懂汉语”已有特殊的内涵。到中国高校学习汉语,亦已成为这些韩国太太们的一个潮流。
不当特殊的学生
在鲁东大学学习汉语的韩国太太们,她们大多已过而立之年,上有老,下有小,学习上承受着比他人更重的心理压力。但是,从她们第一天跨进高校课堂的那一刻起,并没有因为特殊的“太太”身份,而把自己看作是一个“特殊的学生”。
在课堂上,太太们每时每刻都能专心致志地听老师讲课,认认真真地做课堂笔记。为了掌握老师课堂上讲的内容,不懂的地方,她们敢于放下架子,主动向老师和年轻留学生请教,有的太太为巩固课堂学习成果,把课堂从学校搬到了自己的家里。太太金莲美惟恐自己学习接受能力差,学得比别人慢,每天上课,她都要把老师讲课的内容用录音机录下来,回家边做家务边听老师讲课的录音,遇到疑难问题第二天再到学校向老师讨教。久而久之,不但她的汉语水平得到了迅速提高,而且她的丈夫和孩子也潜移默化地掌握了一定的汉语知识。
另外,鲁东大学国际交流学院针对太太留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编写了适合太太学习特点的汉语教材,并对她们进行科学的编班。所以,这些太太们没有因为这样或那样的特殊情况而成为特殊的学生。
鲁东大学校长李清山对太太留学生在中国学汉语这一现象感触良多:韩国太太们走进鲁东大学课堂学汉语,从表面上看,虽然是个人行为,但实际上,却是优化外商投资环境的集体行为;从近期看,固然有利于其子女教育和家庭事业发展,但从长远看,却有利于加强中韩两国人民之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 |
|
■相关链接
|
 |
|
|
|
|
 |
学习宝库 |
|
 |
热门推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