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没有公布的怎么办呢?
张老师:一般来讲就那几本,北大政治管理学院一个老师编的行政学和管理学。其实我觉得看什么书差别都不是很大,因为它的体系基本是差不多的,只要对那个学科掌握到一定程度,基本上考试应该没问题的,前几个专业有参考书有应该严格按照学校推荐的参考书准备。我认为政治学院的考试是非常公正的,而且准备起来是相当轻松的,你不用看太多的书,考北大需要看很多书,在北师大这边,只要你把读过的参考书看好了,把握熟了,基本上专业课应该问题不大。
主持人:北师大跟北大的研究生比较,待会儿我们另外找个时间继续谈这个问题。您刚才说到考研书目,还是像刚才问王老师这个问题一样,除了这几本书我们不需要看其他书了吗?
张老师:我认为是这样的,如果你有余力的话,可以多看一点儿,如果现在时间比较紧,没有时间去看,就没有必要去看。只要把推荐的书看好了,掌握熟了,基本就可以了。
主持人:我相信在现在考研阶段复习的学子,很少还有闲余的功夫看其他的书。
张老师:所以大家不要想太多,把推荐书看好就可以了。你要把它的理论体系把握好,看书再多,看的都是零散的东西还是不行,如果你看一本书,但是整个体系非常好,那也可以。这是讲的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考试试题,这也是非常重要的,考试试题一般工作的人可以去学校购买,网站上也有专门的考研辅导机构来购买。考生打仗讲究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考试也是这样,你复习好了,你还要知道它考什么,如果你不知道它考什么,也不知道题型什么样也不行。近三年的试题肯定要准备的,首先看考什么题型,然后再自己对答,然后主要是根据试题能发现书里的哪些是重点,比如经常出现哪些问题,你就知道哪些是重点,这是反过来的复习。
也可以找一些年数比较久远的试题,近三年、五年的也有的,但是也有近十年的题都有的,如果能搞到这个题也是很有必要,因为出题翻来翻去就那些题,总有重复的,重点就那些。我发现我近两年考的题在八年前、九年前曾经出现过,语言题一模一样,所以你要能把十年的题都搞到之后,搞得很熟,那基本上可以预测到后面,很可能出现的题。
主持人:这是属于学校“系统性透题”?(笑)
张老师:因为学校最近只卖近三年的,但是这个题也是可以找到的,找到之后对我们复习是有帮助的。
第三个是关于信息和资讯这一块,我要特别强调一下。我觉得考研,一个是复习要复习好,基础要打好。另外我觉得信息和资讯也非常重要,你想考北师大也好、北大也好,想考文学院也好、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也好,你必须对这个学院有非常详细的了解,知道这个学院的情况怎么样,知道它考试的侧重点是什么,有什么特点,这个时候你才能有把握,才能事半功倍,而不是事倍功半,付出很小的努力,但是得到很大的效果。政治学院的情况,我认为在考之前一定要对它有一个详细的了解,有两种途径:第一个途径是通过自己的师兄师姐,从学校那儿得到一些信息,这是一个方面,很多同学都是从这个方面来得到的;另外有工作的想考研的,没有这个关系,只能通过社会上考研的机构,比如现在推崇的爱考机构,做专业课很好的机构,也可以通过这样的机构来帮助你了解学院的情况,这样我相信对你的考试成败意义是非常大的。有可能几分决定你能否考上,有可能几分就决定你是公费还是自费。所以在考研上不要怕花钱,这种投入是值得的。
主持人:刚才说到了试题的问题,如果几个同学在一起复习,搞到一套试题,都考这个专业,大家来相互做,我们都来做,这些题一般都能做出来,然后相对比,肯定能找到正确答案,除非是极其艰深的,而社会上单独复习的人,拿到试题以后很难得到正确答案,这种情况下应该怎么办呢?
张老师:是这样的,我认为考研的专业试题,可以说有专业答案,但是没有惟一答案,作为老师来讲,这个题五分,都打满分,但是打分完全不一样的,他给的只是一个满意度,他认为你掌握得差不多了,比较熟悉了,就可以了。考研也没有固定答案,老师只是有一个度,也没有固定答案,这个时候就要准备一下,到底来探讨有没有固定答案模式呢?我觉得也是有必要的,虽然没有统一答案和固定答案,但是每一个题怎么回答,总是有一定的套路,这个时候我觉得应该参考一下考生的意见,因为他们是从那儿过来的,比较利用。
主持人:你给我们介绍一下它的套路吧。
张老师:在试题上来讲有两点,第一个是基础非常扎实;第二就是在基础知识比较扎实的基础上知识面也要比较广,答题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知识面广,让老师一看这个学生基础不错,而且知识面广,老师就喜欢这样的学生。如果按照这个套路来答题一般来讲成绩应该是不错的。另外也可以参考一下,虽然学校只提供试题但是不提供答案,但是有些机构搞出来这样一些答案,这个我觉得也可以参考一下,这个是很有参考价值的,像爱考机构编的参考答案,大家不妨去看一下,对你复习、考研、答题是很有重要意义的。
主持人:刚才谈的这一大片其实都是我们如何准备考研,考专业课。另外一点要说到学校了,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今年咱们这个学院招多少人,录取比例是多少,另外我们特别想知道的是,本校生考研的比例有多少?
张老师:是这样的,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五个专业基本上平均起来的录取比例是10:1左右吧,每年我们招七八十人左右,每年报大约六百人左右,招生人数政治学去年招了6个,思政一般是20个左右,党史18个左右,国关也是十八九个,行管一般是15个。一般报考比例都是招生比例的10倍。
主持人:报名和最后录取的人数是这样,初试过了以后到复试的这个阶段刷下去多少?
张老师:大约5%吧。只要过了初试基本上都可以来,除非实在是不行,或者没有这个名额就不行,只要你有资格参加复试了,基本来讲都是没问题的。
主持人:接下来就是一个自费跟公费的问题,先让王老师给我们说说文学院招生吧。
王老师:05年招195人,报考比例和录取比例也将近10:1,但是因为文学院专业特别多,有将近10多个专业,所以各专业之间差别特别大,像比较难考的是新文学和比较文学,录取比例达到13:1左右,还有一些专业比较容易一点,像古代文学也就是9:1,大体平均起来也将近10:1吧,各专业招收的人数也有很大的差别,古代文学是30人左右,现当代也是30人左右,比较文学10人,文艺理论20人左右,关于各方向招收的人数和录取比例,在北师考研,研究生院上都有详细的介绍,大家可以查一下。
主持人:我们都知道每一个学院、每一个专业都对初试有不同的要求,有的要求数学,有的要求英语,文学院和政治学院有这些要求吗?
张老师:有。就政治学院来讲,一般来讲公共课,政治和英语不能低于55分,但是因为现在生源比较好,每年的分都调得比较高,有可能提高到58、59,都有可能,但是不能低于55,这是一个底线。专业课原则上肯定要在及格分以上,90分以上,但是如果刚过90肯定考不上,必须平均在110分以上才有考上的希望。
主持人:我相信很多网友在听到张老师说的这些情况肯定都有一些灰心,但是你既然选择了报考北师大这么有名的专业肯定要有心理准备应付很多高手的挑战。王老师这边的情况呢?
王老师:也差不多,不过文学院对于英语和政治的要求基本和国家线持平,今年英语也是55分,政治也是55分,对英语和政治基本只要过了线就差不多,关键还是专业课。
主持人:还有想问的一点是复试,在复试中,我们知道有的学院要求用英语来复试,有的学院专门还有笔试,两位能不能详细介绍一下复试的情况?
王老师:文学院的复试情况大体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笔试,主要考你报考方向的专业出一套题,大致和初试差不多,涉及的题目全都是你这个方向的,主要考察你的专业基础;第二部分是英语口语和英语听力;第三部分就是专业课面试,这三部分当中,笔试的题目是一百分,专业课面试是50分,像英语听力是10分,英语口语是5分,对于外语的要求基本上就在听力上,口语要求不是特别高,只要能够大体表达出来一些问题就差不多。
主持人:也就是说在文学院专业对英语要求不是特别高?
王老师:对。
张老师: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的复试情况和文学院是差不多的,模式是一样的,具体操作上有这样的特点:对英语的要求也不是很高,在复试的时候要先参加一门专业课的笔试,然后要跟导师进行面对面的考试,在这个面对面的考试之前有一个五分钟的英语对话,一般是做一个自我介绍,老师问你一到两个问题就过去了,不一定是专业问题,比如“你喜欢北京吗?”“你为什么报考北师大?”非常简单的问题,5到10分左右。问完英语之后就是专业课老师的专业问题,专业问题也是随机而问,根据老师的兴趣,根据你的情况问问题,不在于问题是什么,而是根据你回答问题判断你的反应能力和综合能力,是这样的。一般一个人说个五六句话、十多句话,综合素质基本就可以感觉得差不多。有个特点需要注意,这五个专业和政治学专业,一般来讲它复试的时候变化不是很大,初试的名次和最后复试完的名次基本上没有很大的变化。
主持人:我知道在复试的时候就决定你是公费还是自费。
张老师:但有两个专业需要注意,国关专业和行管专业,他们的老师的时候在复试的时候差别非常大,有的同学初试的时候专业课第一名,但是最后还是自费,也有可能某同学专业课因为初试成绩不是很高,但是复试表现非常好,也有可能考上,所以这两个专业变化比较大。
主持人:各位网友注意一下,在这两个专业复试的情况下,一定要多做准备,因为多做这些准备,可以为你节省三万块钱。(笑)我还有一个问题,王老师这边的复试通过率是多少?
王老师:因为大部分学校都规定1:1.2,我们这边大体也是这种比例。
主持人:刚才张老师也介绍了,您这边的自费公费也是需要在最后复试这一块来决定?决定情况是怎么样的?
王老师:这边公费自费也基本是按初试成绩加上复试成绩,也就是说初试成绩特别高了,基本上都是公费,但如果你复试的时候表现特别好,也有可能提成公费。
主持人:好的,非常高兴两位老师今天作客网易教育频道,刚刚来参加此次访谈的网友请注意,今天我们是与爱考机构爱考网共同举办的考研辅导,今天请到的是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和政治学与国际关系学院的两位老师为大家解决问题,希望大家继续提一些问题请老师回答。
刚才我们说到本校生上研究生,我们知道本校生上研究生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体现这个学校的考研制度是否公平,我们知道有些学校本校生考研的比例是非常高的,北师大的本校生考研比例是怎样的?
王老师:我先说吧,北师文学院来说,一般保研的比例,如果以古代文学为例,招收30人左右,保研的比例能达到5个左右,也就是说基本上是6:1,或者7:1,相对来说比较公平。本校生一般来说,因为北师大相对古代文学还是挺好的,本校生大部分都可以保研,如果不保研的考本校的不是特别多,一般考北大的特别多,也就是说他们对于本校生考本校不是特别多。
主持人:他们的保研比例大概在20%以下对吧?
张老师:政治学情况是这样的,原来它叫法政所,它其实是一个研究机构,没有本科生,从两年前才有本科生,现在也就大一大二生,所以保研的情况基本就没有了,像国关专业和行管专业也有,但不是从本院保,是从外院,有可能是从文学学院,还有从外校,也是推荐的。这两个专业一般来讲,一般一个专业保一个人,比如行管就是保一个,再招14个。
主持人:也就是说北京师范大学还是有很多的机会给我们社会的考生和其他高校的考生共同竞争的,还是比较公平的学校。
因为我们知道一个学校是否公平,一个是给了考生机会,对我们的考生的信心有很大的帮助,谢谢两位老师今天给我们这么多的讲解。其他时间我想问一下,你们的专业是北师大比较强势的专业,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你们在复习专业课的时候遇到的困难、问题和故事,给我们讲讲。
张老师:我觉得考研吧,我认为首先需要一个信心问题,你想考,解决考,已经报考了,那你就认为自己一定能考上,千万中间不要打退堂鼓,你就要想我一定能考上,要有这个信心,要用强势的心态,好象有点儿唯心,但是我觉得考研这个心态是非常必要的,第一点,一定要有自信心,相信自己一定能考上。
当然相信自己能考上是不够的,第二还要付出,在时间上,精力上都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准备公共课和专业课。
第三,刚才我也说了,在一些信息上、技巧上也应该把握一下。
主持人:您刚才说到了时间,我们很想知道,您在这时候直到考上北师大,一共用了多长时间?
张老师:我开始准备是从8月份,正式复习是从11月1号开始,基本上最后两个半月。
主持人:不会吧,这个难度太大了。因为我们知道考研有专业课、公共课,光说公共课,如果你英语底子非常好,政治时事起码需要一两个月的时间,数学没有一两个月的冲刺也很难达到。因为很多网友一直在问我们,现在我复习来得及来不及,一般我们老师回答“你努力就行了。”
张老师:我觉得用两个月的时间充分复习是完全可以的,因为我的底子也是有的,尤其在专业课上,我看书特别多,比如他推荐两本书,我可能已经看了十几本相关领域的,那我就没有必要在两个月内再看那么多书了,基础是比较好的。政治就更不用说了,英语没有办法,不管是好还是坏,一直在学,最后真拼的就是最后两个月,冲刺的最后两个月。我当时也不想自己能不能考上,也不想考好考坏,我就相信我能考上,而且我相信我能考好,我就每天像做机械运动一样,起床之后吃完饭就是学习,学习完之后还是学习。
因为当时是上午考政治,所以我每天上午复习政治,下午考英语,我下午就复习英语,晚上复习专业课,两天,轮换着看,今天看这门,明天看这门,一直坚持到最后,基本上就按这个模式坚持下来,我觉得只要能坚持下来了,基本上就成功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