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2006年的大纲已经颁布了,今年的大纲和以前的大纲比较,有什么变化?
A:在所有考研科目中,历年西医综合大纲的变化是最小的,今年也是如此。与2005年大纲相比,今年西医综合的试卷结构、答题方式、题量、每题分值、考试时间、各学科考查内容比例及试卷题型比例都没有大的变化。只是生理学、病理学和内科学作了一些微调, 生物化学和外科学则无变化。比如病理学大纲中,增加“大肠癌的病因、发病机制、癌前病变”;生理学大纲中,删除了“小肠作为主要吸收部位的理由”等。
Q:6版教材和5版教材比较究竟作了哪些改变?
A:人卫出版社的统编教材大约每五年就要修订一次,去年基本完成了5、6版教材的更换。当然5、6版教材的基本内容还是大致相同的,但也应注意6版教材的一些特点:①与5版比较,内容有改动,甚至有些涉及解题的某些关键性内容其意思相反。比如生理学中, 6版教材认为“胃泌素抑制胃的蠕动”,而5版教材则认为“胃泌素促进胃的蠕动”,假设你再次碰到类似1999年第18题这样的试题,则会得出完全相反的答案;再比如关于“食管下端括约肌”,6版生理学和5版、6版内科学都认为胃-食管交界处“有环形肌存在”,但原2~5版生理学都认为此处“无环形肌存在,只是有一可防止胃内容物反流的高压区”。②一些决定答案正确与否的重要数据有改变。因为每年西医综合总要考查一些重要数据的记忆,这样假设同学们仍按5版教材来回答,则容易丢分。比如关于“糖化血红蛋白A1反映取血前血糖水平的时间”,6版内科学是8~12周,而5版内科学为4~12周,且该数据经常考到。因此复习时,应注意这些细微的变化!③6版教材的错误相对较多。
Q:现在复习时使用5版教材行吗?
A:刚才我说过,5、6版教材的基本内容还是大致相同的,因此对于那些只想西医综合过关的考生,无论你使用哪版教材,只要掌握了足够的知识点,都可以过关。但你若想获得高分,最好将5、6版教材结合使用。虽然今年的大纲中,也没有明确指出使用哪版教材,但事实上每年的大纲上都没有明确地指出使用哪版教材。根据惯例,当新版教材发行后,当年考试都是以上一版教材为主,次年都是以新版教材为主,这种情况也发生于4、5版教材交接时。况且,从2005年的试题来看,第78题关于“急性造血停滞的特点”、第82题关于“Graves病眼征的分级标准”等少数试题就取材于6版教材,假设你按5版教材复习,肯定不能正确解答这些试题。从这种趋势看,今年涉及6版教材的试题可能会更多。
平时我们辅导班上,也有很多同学指出,整套6版教材价格昂贵;且临时更换教材后,看书时必须从头再来,因此同学们对于选用哪版教材总是左右为难。因为历年内科学试题都考得很细、很呆板!答案几乎就是照着教科书找,也许错一个字的选项,就是答案所在。因此我个人认为,一个较折中的办法就是将内科学换新,其它教材暂时不换。事实上去年的一些6版试题几乎都是内科学试题。其它科目试题都出得较粗放,使用5版教材一般也不影响答题。
对于一些大纲上作了要求,但6版教材又没有讲到的,请结合5版教材补缺,比如内科学中有关“慢性支气管炎”的内容。
Q:西医综合内容繁多,怎样才能事半功倍的复习?
A:西医综合涉及生理、生化、病理、内外科5门课程,而且书本内容繁多,5本教科书加起来有3400多面,堆起来厚度达14cm;而西医综合所有的试题都是客观性多选题,考点广泛,出题很细,好象教科书上的每句话都是考点。因此假设你复习方法不对,不仅不能很好的掌握这些基本的知识点,考出好成绩,而且复习很长一段时间后,找几套试题一做,发现脑海中一片空白,这时候就很沮丧,对考研信心打击很大,你这时也许会“一声叹息”!除了无奈,就是无望!
事实上,一个正确的复习方法,可以使你事半功倍。当然每个人的复习方法,可能有所不同,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可供同学们参考:
①了解考点、掌握重点。只有这样才能事半功倍的复习;
②牢记一些重要的数据,这些数据常常是出题的焦点;
③记住一些“最……”的条文内容,这些内容往往是A型题的好发部位;
④记住前期或临床上重要的知识点,因为这些往往也是出题的重点;
⑤认真区别前期或临床上容易混淆的概念。只有这样,解题时才不会掉进出题者设置的陷阱;
⑥多注意一些带英文的内容,因为每年试题中都会出现一些含英文的单词或代号;
⑦紧跟热点,多注意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的疾病。比如性病的试题,近年来几乎每年必考;
⑧平时看书时注意归纳总结、比较鉴别相关的知识点,只有这样才能使你答题时头脑清晰,不易混淆出错;
⑨站在老师的角度,设想一下:假设我是老师,我会怎样出题?
以上这些方法的详细内容,可以参考我的《西医综合辅导讲义》的前言、文都教育网站(www.wendu.com)或新浪教育的西医综合专栏。
Q:有网友问:如何复习病理学和生物化学?
A:病理学关于形态学方面的东西很多,对于不善于形象思维的同学来说,可能觉得学起来很困难。你可以在互联网上找一些视觉震撼力很强的相关照片来帮助理解和记忆。这些照片在很多专业的医学或病理学网站上都可以免费下载。在我的辅导班上,我就常常给同学们看很多这种照片、动画,效果很好。这正所谓:“过目不忘”嘛!然后将一些相近或相反的病理变化进行对比和记忆。
只要学过医的人都知道,所有科目中,生物化学是属于最难学的科目之一。对于不善于逻辑思维的同学,尤其如此。因此常听同学们说,看了一个月的生化,还没搞清楚那些象蜘蛛网一样的方程式,有的甚至被迫放弃生化。值得庆幸的是,生物化学虽然很难学、也很难理解和记忆,但每年试题较简单。如三大物质代谢中的一些关键酶、主要中间代谢产物、各主要物质之间的关系及其各关键反应的调节,是每年考试的重点;只要你的专业基础不是生化,就完全没有必要彻底弄清楚各种物质的化学结构式!因为有关化学结构式的试题,在18年的试题中,只出现过1个题,即1994年的第9题。这个题是关于“α-酮戊二酸的化学结构式”,容易作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