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
从一模开始培养应试方法
|
来源:新浪博客 2006-4-5 17:49:00 |
|
各区县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四月初将陆续开始,以后还有第二次模拟考试,有的区县还安排了第三次模拟考试。模拟考试有三个功能,一是“实战演习”,二是检测复习效果,三是填报志愿的参考。考生在模拟考试过程中要认真摸索应试的方法,主动演练调整考试心态。 卷子发下来要不要先看一遍?这由考生的习惯自行确定;遇到不会做的题先放一放;有的题能上手,可是做了前一半,后一半就不会了,怎么办?高考命题追求的是区分度,试题“层层设卡,题题把关”,做一半就卡住了是正常现象,这正是命题者的初衷;新材料、新问题、新情景没见过,怎么办?高考命题一般是“材料在外,答案在内”,“陌生之中考查熟悉”。为了考试公平、公正、有效,高考试题所选用的材料一般是教科书以外的材料、虽然材料是陌生的,但考查的内容是同学们熟悉的,解决问题的知识点在教科书里;最后一道题一定是最难的吗?不一定,考试时要做到每题必看,每题必想,能做几步做几步,能得几分得几分;数学、理综时间不够,答不完,这对相当一部分同学而言完全是正常现象。试卷有一个长度控制:中等程度以上的考生在规定的时间里可以答完全卷,北京高考录取率是70%,做不完并不等于上不了线,考生不能轻言放弃;做不完还要不要最后再检查一遍?要!与其用最后的十分、八分钟抠难题,不如回过头把做过的题再检查一遍,也许可以更正几个错误,多得几分。 应试策略还包括答题时间分配、审题,提高选择题的得分率、解题步骤、语言表述形式等等,总之,考生在模拟考试中要认真摸索,总结经验教训,争取在正式高考前、形成一套适合自己的应试方法。 演练调整考试心态也是十分重要的,高考是难度的考试,是速度的考试,也是心理的考试。高考过程是知识和能力释放的过程,释放需要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能量的释放就充分,完美。考场上考生要学会排除各种干扰,要学会长自己的志气。遇到难题不要紧张,不是每一道题都是给每一个考生预备的,要敢于大胆取舍,没有舍弃就没有获得。 最后送给考生一个顺口溜:慢做会的求全对,稳做中档不浪费,大胆舍去全不会。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