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 >> 经验交流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北京:2010年高考语文试题预测及复习建议
来源:中国教育在线     2009-9-28 11:34:00
 
 乙:"古代诗文阅读"方面的比较:

  新课标版考试大纲在古代诗文阅读方面的要求是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1、识记  A

  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

  2、理解  B

  (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

  3、分析综合  C

  (1)筛选文中的信息;

  (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

  (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4、鉴赏评价  D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旧课标版考试大纲在古代诗文阅读方面的要求是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和古典诗词。

  1、常见文言实词、虚词在文中含义和用法的理解;

  2、常见文言句式的理解:

  常见文言句式: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句、成分省略句;

  3、文章内容的理解(考查方式包括断句、翻译等);

  4、文章信息的分析和筛选;

  5、文章内容的归纳,中心的概括;

  6、作者观点的分析和概括;

  7、古典诗词内容的理解;

  8、古典诗词语言、表达技巧和意境的鉴赏。

  相比而言,古代诗文阅读部分的变化最小。变化①,加进了对"词类活用"的理解。②对作者的观点态度不但要分析概括,还要求"评价"。③去掉了对古典诗词"意境"的鉴赏,加进了对文学作品"形象"的鉴赏。

<<上一页     
■相关链接  
站内资讯搜索:  
考 研 高 考 自 考 外 语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考试攻略
考研“牛人”的备考之路
热门推荐
·全国优秀培训机构
·中国教育网频道说明
·全国优秀教育机构推荐
·频道诚征兼职主管/主编
·职业、职称考试网络课程
·08年全国各地院校招生就业展
·08年全国各地院校招生计划展
·08年中国各地艺术院校推荐
·08中国**省十强中学评选展示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