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了解招生院校
根据各高校的艺术传统,突出优势。部分高校的招生重点如下:
北京大学:民乐、管乐、舞蹈、声乐、交响乐、影视编导。
清华大学:器乐、声乐(不接受只会通俗唱法者)、戏曲、话剧、舞蹈(不接受只会霹雳舞者)、美术、书法。
北京师范大学:军乐团(管乐、打击乐),话剧团(含话剧、曲艺、主持),舞蹈团(只会霹雳舞者不招),合唱团(声乐招民族、美声,键盘招钢琴、手风琴、伴奏方向),民乐、弦乐。
北京理工大学:管弦乐、民乐、声乐等。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舞蹈等。
北京交通大学:铜管、木管、弦乐、打击乐、键盘、舞蹈、戏剧(话剧、戏曲)、民乐。
中国人民大学:舞蹈、声乐(美声、民族唱法)、民族器乐、管弦乐、键盘乐(手风琴)、打击乐(架子鼓)。
南开大学:器乐、声乐、舞蹈、节目主持等。
二、了解考试程序
特长生在参加普通高考前,要参加一次高校自办的专业考试。每年11月中旬,各高校依据《全国学校名录》向重点中学和有艺术传统的普通中学寄发报名表。报名表内容包括:报考专业、曲目、简历、文化课成绩等。没有领到报名表的同学可以复印或打电话索要。
报名表于12月寄回,经专家审核合格后发面试通知书,接到通知书的同学按照指定时间(一般在1月份期末考试结束后)到各校参加冬令营,即专业考试。民乐、室内乐的专业考试包括自选曲目、视奏;舞蹈专业考试包括自选舞蹈和模仿。部分高校还附加了文化课考试,两项考试成绩综合评定,排名按人数截取,并发预录通知书。
考生可同时投考多所院校,以保证录取机会。
三、选专业——避重就轻
所选的艺术专业,对特长生来说,至关重要。一般像钢琴、手风琴,普及率高,报考人数多,录取比例低,可谓“万里挑一”。而一些“冷门专业”,如唢呐、大提琴等则是众高校争抢的对象,在招生中成为实际的“热门”。尽管他们的文化课成绩略逊一筹,可因为专业奇缺,还是被各名牌大学一抢而空。
以下专业报考人数较少:唢呐、笛子、柳琴、中阮、大提琴、贝司、圆号、巴松。
舞蹈团里,男生总是备受欢迎的,而对于能够担任独唱、独奏的“顶尖高手”,名牌大学的校门也永远向他们敞开着。
这里同时列出报考人数较多的专业,以免“撞车”:钢琴是永远的热门,除非“身怀绝技”,否则很难入选;手风琴、小提琴境地同样危险;二胡的波动较大,每年情况不同。
四、充分准备
选定专业,就应立刻找老师辅导、练习。当然,部分专业如舞蹈,是要从小练起的,正所谓“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但还有一些专业是可以通过一两年的时间速成的,如果所选专业恰为高校急需,录取几率相对还可以提高。至于考前突击,应重点练习“自选曲目”。许多报考特长生的同学在考前几个月甚至半年前就开始练习了。
除准备专业之外,还必须有充分的心理准备。特长生一方面要练习专业,另一方面又要保证学习。当其他同学紧张地备战高考时,他们却要背起行囊,辗转于高校之间,参加一次又一次的专业考试。如果说7月的烈日让普招生终生难忘的话,那么1月寒冬将同样令特长生们刻骨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