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高考语文和数学两科昨日结束,今年的高考题有何特点?与往年相比有什么变化?对以后考生备战高考有何指导意义?昨日,第一天的高考结束后,知名教师和相关专家连夜对今年语文、数学的高考试卷作了精彩点评和简要分析。
语文
只有对联不太好写
点评人:姚利人(高级教师,11中语文高三年级组组长)
基础题 不易得高分
今年的语文,感觉比前面几次诊断性考试要难,许多题目虽然感觉容易,做起来却不好得分,要求考生平时基础扎实,审题能力强。总的来说,体现了回归文本的精神,且要求学生的语文功底较强,这对今后的语文复习是个导向。
整张试卷的试题板块跟往年一样,选择题、阅读、诗歌鉴赏等题型和平时考题差不多,比较容易做。而试题中的默写题、语言表达与运用题、根据材料写对联等创新题,比较考学生的能力。
默写题 相对较偏僻
在题目设置上,要求学生填写《离骚》《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相关语句。出人意料的是,命题者考查的不是脍炙人口的名句,而是从文章中挑选了很普通的句子要求学生填写,学生如果要完全回答正确,需要将全文背熟。这就要求学生按考试大纲全面掌握相关知识点,“临时抱佛脚”只背重点得分不高,这说明临时突击背重点不是万全之策,只有坚持全面、系统的复习,才能考出理想的成绩。
语言题 对联比较难
语言表达与运用题是考查学生能力的关键。题型平时考生都见过,但材料与原来不雷同。题目是一幅“孵蛋”的漫画:一只母鸡扑在椅子上,而窝在椅子下,母鸡隔着椅子孵蛋。要求考生用整齐的句式,写出该漫画的寓意。漫画题平时考过,但考生能不能真正读懂并按要求表达出来,这就考查学生的理解、表达、语言组织等综合能力。根据材料要求来写对联,还是比较难。
 昨日,第一天十八中考场内,考生们正在进行语文考试
作文
命题紧扣时代特色
语文考试结束后,《课堂内外·创新作文》主编赫学颖接受了记者专访,就今年的高考作文题进行了点评,他称,若写出下面提供的这篇范文的水平,应该可以获得满分。
赫学颖称,与以往的重庆高考作文试题相比(2004年“自我认识与他人期待”、2005年大作文“自嘲”、2006年大作文“走与停”、2007年“酸甜苦辣说高考”),2008年重庆的高考作文试题既具有全球意识,更具有地方特色。
之所以说具有全球意识,是因为近几年来,随着环境的进一步恶化,世界很多国家都提出了“人、社会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论题,而2008年的高考作文试题“在自然中生活”无疑是这种论调的反映。依此思考,可以得出“人与自然”“环境保护”“诗意的生活”等主题。“在自然中生活”更具有地方特色。2008年初,重庆市提出要建设“森林城市”的目标,让山、水这些自然外化的东西成为重庆的一道风景线。在自然中生活,无疑也是这一目标的反映。在自然中生活,是一道比较好的题目,既有时代意识,又有现代环保观念。
名师预测高分作文超去年 部分考生却称题目太抽象
我们每个人在自然中生活着——这就是今年的高考作文。据悉,今年高考作文是命题作文,要求考生以“在自然中生活”为题。重庆一中语文教研组组长陈广蜀老师评价称,该作文题目给出了有关自然的三种解释,实际上为考生提供了三个思考方向,考生容易入手,议论、抒情、记叙等每种表达方式都可出彩,高分作文可能比去年多。
陈广蜀老师表示,今年是命题作文,但是考题给出了新华词典对有关自然的三种解释,实际上为考生提供了三个思考方向,一题等于三题,其兼容性和宽角度命题形式在作文题中新颖而少见,而今年的题目就具有万能性,抒情、议论、记叙、描写四大主要表达方式都可以很好的灵活运用,具有“万能性”,让考生的表达专长得以充分发挥,真正做到了让考生各展其才。陈广蜀老师预测,高分作文可能比去年多。
记者昨日采访部分考生得知,考生多写自由,期望摆脱束缚而期望自然的生活。
据悉,作文题目对自然给出了三种解释,其中一种解释就是自然发展,不经人力干预。巴蜀中学考生高悍就以此为思考方向,通过记叙自己小时候的生活经历,希望大人多给点自由空间。记者昨日在求精中学采访了三十几名考生,发现他们多以“自然发展,不经人力干预”的解释而选择立意。也有考生选择写自然环境。
同时,也有不少考生反映不好写。巴蜀中学一考生说,题目太抽象,是他见过的最不好写的作文题目了。另一考生表示,平常经常练习的是半命题作文,这个是命题作文,有点不习惯。
《在自然中生活》范文
下雨了……
■周星
1801年,夏
天黑压压的,空气很闷。雨,已很久没有下了。黄河边上一个不知名的小村庄里,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着一场法事。圣台上,披头散发身着黑衣的巫师将手中的宝剑乱舞一阵,口中念念有词:“吉时已到,向河神献礼……”台下黑压压的一片善男信女们纷纷跪下,磕头有声,喊成一片:“求河神赏雨!求河神赏雨!”几个壮汉走到河边,将岸上的“贡品”推入河中。一瞬间,十来头牛羊、数不尽的珍宝以及一对早已五花大绑的童男童女被河水吞噬了……
不久,下雨了。
村民们正为筹备下一次的“贡品”而忙碌着。
那时,人类臣服于自然。
1901年,夏
江南某小巷。大雨突然而至。“下雨了,下雨了。”孩子们欢快地叫着,不顾大人的叫骂,光着脚,冒着雨就冲出了家门。他们你推我一下,我拍你一下,湿漉漉地抱成一团。这时,不知从哪家门里窜出好多只大白鹅,兴奋地扑打着翅膀,“嘎嘎”地叫着。一个打着油纸伞穿着红绸小褂的小姑娘也从那扇门里飞奔出来,焦急地对那些赶着大白鹅玩耍的小伙伴喊:“喂,快帮忙抓我的鹅,回头我谢你们。”赶鹅游戏变成了抓鹅游戏。童稚的笑声配上哗啦啦的雨声,奏出了一曲美妙的和谐之歌。
那时,人和自然是朋友。
2001年,夏
走在大街上的我被没有征兆的一场小雨淋得浑身湿漉漉的。急忙奔回家,换上一套干净衣服,又随手抽出一条毛巾擦干头发。一会儿,头发干了,可是那条干净的毛巾却变得黑糊糊的了。
离家不远的那一个大烟囱,正冒着一股股的黑烟。我下意识地关上窗户。
此时,人类正在破坏自然。
2101年,夏
某市市长正发表电视讲话:“据可靠消息,未来几天内将会降暴雨,请市民们做好防汛准备。没有重大事情一律不许出门。学校、医院等都将放假,直到雨期过后。政府将为市民免费提供防毒面具,凡被雨水淋到的人,可拨打免费电话……政府将派专人进行医治……”
自然开始对人类实施可怕的报复……
大自然是人类最忠实的朋友、最亲密的伙伴,但它也会成为人类最可怕的敌人、最强大的对手。人类也许会永远幸福地生活在地球这颗蓝色的星球上,但也许会在一片狼藉中走向灭亡。而结局的选择,恰恰就在人类自己手中。
请保护自然,创造一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家园。
点评:本文描写了人类"在自然中生活"的四个场面:人们祭天求雨,匍匐在自然的脚下;描写雨中即景,一片祥和,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刺眼的烟囱,污浊的雨水,人类破坏了地球生态;下雨了,人们戴上了防毒面具。通过对这四个场面的描写,生动形象地表达了文章的主题:在自然生活中,人类只有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更好地发展。同时,作者运用跨越时空的艺术写法,通过对比串联起全文的主题,极其巧妙。
数学
概率题计算量很大
点评人:马凯(高级教师,11中数学教研组组长)
今年的数学试卷难度,总的来说,难度稳中有升,相比去年的考题和前面几次的诊断考试都要难。题型常规,对主干知识进行了重点考查。
但部分题目在考查基础知识点上有创新,有一定难度。如概率题,不同于常规性的练习题,计算量很大。同时,选择题最后两题、填空题最后一题、解答的第二个问题比较难,即考查学生空间想象、逻辑推理的部分较难。
考生:数学试题很活
下午的数学试题也许并没有延续上午的温和风格。11中考点,考生们普遍评价数学试题很灵活,因此出现了几家欢乐几家愁的局面,有人喊难有人说不难。11中一理科考生冲刺的学校是重点大学,他告诉记者,试题很灵活,有道选择题比较难,他开始卡了壳,后来用了5分钟做了出来。后面两道大题与数列有关。一名文科考生称试题比较难,比平日里所做的模拟题要难些。一中一理科考生则表示,数学不难,还没得难下笔的题,和平常所做的模拟题,一诊二诊试题难度差不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