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 >> 复习指导 >> 语文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高中语文:散文阅读要领
来源:现代教育报     2006-4-14 17:44:00
 

  阅读一篇陌生的散文要注意以下几个要领:

  一、寻找“情物”
  “情物”,在散文中是用来表示理念、传达情感的人物、事物、景物、器物等等。这个“物”被注入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后,就不再是普通的“物”了。《白杨礼赞》一文中,“白杨”被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意义,通过白杨,作者抒发了对华北抗日军民正直、质朴、团结、进取,力求上进,坚强不屈的精神品质的赞美之情。可以说,找到了一篇文章的“情物”,也就基本领悟了作品的基调,掌握了整篇文章的精髓。

  二、探究“情缘”
  “情缘”,就是情感的缘起。比如鲍昌的《长城》,作者采用借物抒情、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借“长城”抒发了对中华民族命运的关注之情。作者为什么如此关注中华民族的命运?我们只要沿着作者的写作思绪就不难找到答案。三个排比段,追昔抚今,含蓄地表达了对闭关锁国的否定,对中华民族未来的期望。

  三、体悟“情义”
  “情义”,就是文本的意旨。一篇文学作品总要传达一点什么或表现一点什么,比如《报秋》一文,文章从始至终,无不紧扣标题“报秋”立意,文末“领取秋,领取冬,领取四季,领取生活罢”,由此便可以断定本文的意旨——时不待我。体会作品的意旨要避免望文生义、避免主观臆断、避免无中生有、避免断章取义,避免以偏概全,避免节外生枝。

  四、品味“语言”
  散文的生命力在于它的“自然美”,实质上是强调散文语言的真情、真心、真语,不矫情,不做作。在散文阅读中,一要注意捕捉贮满作者感情的重要语句。对那些或喜悦、或悲伤、或愤怒、或忧思、或景仰的句子要特别关注。如《荷塘月色》一文中,点活了月光和雾气的“泻”、“浮”二字;把量词活用为形容词的“一丝”、“一带”、“一道”、“一二点”等等,也生动地起了丰富、润饰、强化形象的作用。

  五、发现“技巧”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米洛斯的维纳斯》虚实相生的手法,《黄鹂》长短错落的句式,《荷塘月色》朴素典雅、充满诗意的语言,《内蒙访古》形联神系、浑然一体的结构,《胡同文化》不温不火、炉火纯青的文字,《琐忆》画龙点睛的议论,形散神聚的格局……如果在鉴赏散文时能有这样的发现,说明对作品的内容与形式就有一定的审美感悟了。

  考场现代文阅读步骤:

  一、揣摩题干,有备而读
  研读题干,看看命题人问了哪些方面的问题,在大脑里要形成“问题锁链”。

  二、品读题目,缘文驰想
  文章题目往往最先告诉人们作品要歌颂什么,反对什么,宣扬什么,控诉什么。

  三、浏览首句,略知梗概
  把各段的首句抽调出来进行整合性联读,就会发现作者写作的思路。

  四、默读全文,圈点勾画
  有两点提示:一是思考问题要瞻前顾后;一是准确圈定答题区域。

  五、深思熟虑,精确表达
  在表达时,一要整合筛选重要信息;二要剔除可有可无的字句;三要用词雅致精确。

■相关链接  
  • 06年高考语文命题预测
  • 古诗词常用表达技巧举要
  • 高考语文复习冲刺要诀
  • 高考语文不良答题习惯
  • 数学学习用心抓住"四个三"
  • 如何提高数学复习的针对性
  • [数学]重点解决综合性问题
  • 高考复习指导:几种函数应用性问题的解法
  • 2004年高考数学
  • 站内资讯搜索:  
    考 研 高 考 自 考 外 语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考试攻略
    考研“牛人”的备考之路
    热门推荐
    ·全国优秀培训机构
    ·中国教育网频道说明
    ·全国优秀教育机构推荐
    ·频道诚征兼职主管/主编
    ·职业、职称考试网络课程
    ·08年全国各地院校招生就业展
    ·08年全国各地院校招生计划展
    ·08年中国各地艺术院校推荐
    ·08中国**省十强中学评选展示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