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 >> 复习指导 >> 语文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高考语文复习指导:诗歌鉴赏训练
来源:考试杂志     2005-9-9 11:54:00
 

     1.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观书有感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注】鉴:镜子。古时以铜为镜,用镜袱盖上,用时打开。渠:代词,这里指方塘。

 

      (1)上联是怎样具体描绘方塘的清澈明净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说理诗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赠刘景文  苏轼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一年好景君须记,正是橙黄桔绿时。

  【注】擎雨盖:指荷叶。橙黄桔绿:秋末冬初景物。

  (1)上联描写残秋景象,诗人要表达什么情意?联系全诗看,写荷、菊的作用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人为什么称“橙黄桔绿”是一年好景?这首诗告诉我们一个什么人生哲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秋 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1)一、二两句表露了刘禹锡怎样的心境?是用什么手法表现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秋天可写的景物很多,刘禹锡在诗中为什么只写冲天而上的一鹤?有何深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过华清宫绝句(其二) 杜牧

新丰绿树起黄埃,数骑渔阳探使回。

霓裳一曲千峰上,舞破中原始下来。

  【注】新丰,地名,在陕西潼县境内。渔阳,在今河北省境内,当时属安禄山管辖。探使,帝派使者探安禄山反否,使者受安禄山贿赂,言禄山不反。

  (1)第四句中“破”字炼字精确而语意深沉。古乐舞曲有“入破”,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深刻含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使至塞上 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这首诗描写的塞外风光具有怎样的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三联是被王国维称为“千古壮观”的名句,其中“直”和“圆”十分传神。请说说这两个字的运用好在哪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咏  柳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1)这首诗题为“咏柳”,实际上托物寓意。请细加揣摩,分析其寓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四句如果改为“不知秋后有清霜”于文意也可通。你觉得哪一种更好些?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芙蓉楼送辛渐 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结句“一片冰心在玉壶”是这首诗的诗眼所在。“冰心”和“玉壶”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寓意?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你说说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1)“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一句在词中的含义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清代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将它作为成大事者必经历的三种境界中的最高境界,请你说说这是怎样的一种境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下面一首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中吕]卖花声·怀古  张可久

  美人自刎乌江岸,战火曾烧赤壁山,将军空老玉门关。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1)首句“美人自刎乌江岸”,是以_______的典故反映________的历史。

  (2)词人选取三则历史材料,有无辜而死的个人悲剧,有战火熊熊的众生劫难,也有戍边无归的军人悲哀,虽然角度不同,却揭示了一个共同主旨:________。

  (3)整个作品在叙述史实的基础上直抒胸臆,情调沉郁悲凉,“长叹”中饱含着__________的复杂感情。

  10.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西  湖  周起渭

天边明月光难并,人世西湖景不同。

若把西湖比明月,湖心亭似广寒宫。

      (1)两首诗开篇都赞西湖景色之美,但角度不同,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首诗后两句都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来描写西湖之美,请分析其在比喻上的不同特色。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将方塘喻为明镜,用天光云影在水中的倒影表现塘水的清澈明净。(2)诗人以清澈的塘水为喻,生动地描绘了读书达到的心领神会的高超境界。告诉人们只有不断汲取新的知识,才能提高道德和文化修养。

      2.(1)赞美在肃杀的深秋时节,菊枝傲霜独立的品格。写荷与菊意在衬托橙与桔,赞扬它们的盎然生机和不畏严寒的坚贞气节。(2)因为寒冷培育了橙与桔坚韧的品格和崇高的气节。说明的人生哲理是,只有严酷的环境才能锻炼人,才能检验、识别一个人的风骨。

      3.(1)乐观豁达的心境。将古人的悲秋与自己的颂秋对比。(2)借托鹤冲天的形象表明心志:在厄运面前决不低头、奋发向上的积极精神。

      4.(1)用来指唐玄宗和杨贵妃荒淫享乐,招致安禄山的叛乱,造成中原残破,国势衰微。(2)表达了诗人对统治者荒淫享乐使山河破败的无情谴责,借古讽今,以惨痛的历史鉴戒现实。

      5.(1)具有奇特、壮丽、雄浑、开阔的特点。(2)“直”字写出了荒漠无风、孤烟直上的劲拔、坚毅之美。“圆”字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之感。这两个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大漠雄奇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深切的感受。

      6.(1)讽刺得势便猖狂的小人,警告他们最终没有好下场。(2)用“天地”好。“天地”着眼于空间,有立体感,突出了正气的浩然之态。“秋后”与“清霜”语意重复。

      7.(1)冷而洁,有冷于名利而洁身自好之意。(2)作者以晶莹透明的冰心、玉壶自喻,表明自己没有追求功名富贵的欲念,坚持玉洁冰清操守的情怀。

      8.(1)写对意中人多次苦寻,终于在灯火稀落的僻静之处发现了她的身影。词人以此表现自甘寂寞和孤高自赏的情怀。(2)经过多方探寻、刻苦钻研之后达到的豁然开朗的境界。

      9.(1)虞姬自刎,楚汉战争。(2)连绵的战争给百姓带来的只是灾难。(3)忧国忧民而又无可奈何。

10.(1)苏诗着力描绘晴天和雨中景象,实写西湖之美。周诗说明月光也比不上西湖的光彩,西湖之景与别处不同,虚写西湖之美。(2)在比喻上,苏诗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不求形似,只求神似。周诗则以形比形,把西湖比成明月,把湖心亭比成月宫中的广寒宫。

■相关链接  
站内资讯搜索:  
考 研 高 考 自 考 外 语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考试攻略
考研“牛人”的备考之路
热门推荐
·全国优秀培训机构
·中国教育网频道说明
·全国优秀教育机构推荐
·频道诚征兼职主管/主编
·职业、职称考试网络课程
·08年全国各地院校招生就业展
·08年全国各地院校招生计划展
·08年中国各地艺术院校推荐
·08中国**省十强中学评选展示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