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 >> 复习指导 >> 文综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高考历史复习讲座:知彼知己、充满自信
来源: 舜网     2008-8-11 9:58:00
 

知彼知己 充满自信 笑迎高考
济南中学 李晓云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

       再过56天,我们就要打响我们人生中一场非常重要的战役——高考。要打好这一仗,我们要有应对的策略——我国古代军事学家孙武在《孙子兵法 谋攻篇》中说“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这就告诉我们,我们要打赢高考这场战役,必须研究高考,高考考什么、怎样考——此谓知彼;要研究最后阶段怎样提高地理复习的效率,自己还有哪些漏洞——此谓知己。做到这些,那么,56天后,你一定会自信的走进考场,迎接高考的胜利。

    知彼篇
研究高考(三个方面)

    一、研究地理考纲:考试大纲是我们省制定考试说明的纲领性文件,注重考点的变化是非常必要的。
  
  今年的地理高考大纲对考点略有调整。具体如下:
  1.在“陆地”的考点中,表述为“陆地的组成要素及其运动”,而去年的表述为“陆地的组成要素和地壳的变动”。“陆地的运动”要比“地壳的变动”内容广,实际上是扩大了考点内容,同学们不仅要掌握地壳的变动,还应掌握地壳物质循环、生物和水的循环运动。

     2.“陆地资源和地质灾害”考点中,要掌握“人类对陆地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去年则简单地表述为“资源问题”。这一调整充分切合了当今世界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这一热点,从中也衍生出可持续发展的话题,考点更为明晰,同学们的复习也更有针对性。

     3.今年的考纲列出了“中国主要陆地自然资源的特点”这一考点,去年的表述为“中国主要自然资源的特点”。调整缩小了考查范围,就是说同学们只用关注陆地自然资源,对中国近海的海底矿藏资源和海洋空间资源没有做要求。

二、研究山东省考试说明:也就是具体来讲:即考什么

     今年我们山东省高考加大了对考生基本素养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考查的角度更新、灵活性强。2008年高考考试内容将与高中新课程内容相衔接,进一步贴近时代、贴近社会、贴近考生实际,注重了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地理科目的必考内容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可持续发展”,在考试中将会涉及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中的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知识的相关内容。地理选考部分的命题范围“旅游地理”、“自然灾害与防治”、“环境保护”3个模块的内容。

     从具体的考点来讲,没有大的变化,但是考试说明中透露出一个信息:重视新材料、新题境的分析,考查考生的自主和创新品质。特别是今年随着我省素质教育力度的加大,更加重视考生能力的考查,什么能力?“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 能力和“论证和探讨问题” 能力等四项考核目标,每一项考核目标均包括三项不同层次的具体要求。其中,“调动和运用知识”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和学科之间的联系,“描述和阐释事物”注意考查语言的科学性、严谨性、准确性,“论证和探讨问题”突出对考生“创新品质”的考查。这些都可以通过新题境的设置,新材料的分析来得以实现,这对于我们的复习都有指向作用。

     对考试说明的研究还不止是这些,考点内容多,怎么复习,从头到尾再讲一遍吗?最后的复习阶段,老师和同学们是否想过,把考点用关键词归类的方式进行重新组合,然后归纳出一类问题的思维和答题方法,例如:把考试说明中考查“地理特点与特征”的归为一类,总结一下,有以下内容“特点与特征:锋面、低压、高压、锋面气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陆地自然资源的特点。中国地形的总体特征。中国气候的主要特征。中国主要河流和水系的水文特征。中国三大自然区的空间位置和基本特征。中国主要自然资源的特点。中国的畜牧业和水产业。西北地区的气候、地形特征。青藏地区高寒气候。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及其特点。不同类型工业区的特点。中国主要工业基地和工业中心的特点和形成条件。不同城市地域结构的特点。主要运输方式及其特点。当代金融、贸易的国际联系及特点。旅游活动的特点。西北地区农、牧业生产特点。青藏地区农牧业生产特点。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经济发展的特点。各区(东亚,东南亚,南亚,中亚,西亚,北非,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欧洲西部,欧洲东部和北亚,北美,拉丁美洲,大洋洲,南极洲)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主要城市;主要区域特征。世界主要国家(日本,印度,埃及,德国,俄罗斯,美国,巴西,澳大利亚)的地理特征等。用这种方法重新整合考点,并归纳答题方法和规律,会起到事半功倍的复习效果,同学们可以试一试。

三、研究历年高考题

     研究高考题,是成功的捷径。研究什么? 历年高考题我们做了很多,可能做过不止一遍,有些同学甚至把答案都背熟了。研究历年高考题,把握高考动态,帮助我们来把握高考对知识和能力要求的层次。例如:区域定位是地理学习中的一项重要能力,也是我们备考复习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同学们都感到头痛。我们很多人把区域定位狭隘的理解为“经纬线定位”,其实区域定位还包括:海陆轮廓定位、河流山脉定位、地名定位等等。我们可以纵览近几年来的高考试题,会发现高考试题区域定位在2005年以前要求不断提高。在05年全国文综卷中卷1第7题,根据坐标和国家和陆地轮廓考查黎巴嫩和科威特,这题比较难,难在区域定位。从2006年后区域定位的要求就明显降低了。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平时我们很多调考试题中过度突出经纬线定位,甚至出现只在图中画一根经线、一根纬线,其他的什么都没有的区域图,这个要求就太脱离现在的高考实际了,与新课程要求的“教学生有用的地理知识,考有用的地理知识”相去甚远。现在的高考试题中的区域图,除了经纬线外,一般还有海陆轮廓、或者省界、重要的山脉河流,地名等,从多角度提示学生进行定位。高考试题中的区域图是“就怕学生不知道这里是哪里?”这就告诉我们,在复习迎考中,如何复习,不要一味提升难度。研究高考题的变化,使我们摸准命题的方向,制定复习的策略。研究高考题要研究它的题干、设问,甚至是如何得分。也就是如何审题。(后面详细)

    知己篇
从高考阅卷中,我们发现考生答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 理解掌握不到位,不能灵活应用
2.审题不够细致
3.观察分析能力和组织概括能力有待提高
4.答案组织缺乏条理,语言表达不够准确规范
5.思维的灵活性、应变性、迁移性能力薄弱

    措施
一、落实主干知识

查对考点、构建体系、知识重组

   1、查对考点
  考点就是考试说明上列出的知识点,在前期复习的基础上,一个考点一个考点的查对,看自己对考点相关的基础知识记住了没有,记忆是能力的基础,如果连最基础的知识都没有记牢,何谈应用?

        我有三个建议:定计划、用彩笔、建备忘录

     有些同学在做这个工作时,会出现这样一个毛病,每次查对考点都从第一个开始,时间一长,考试说明中前面的考点滚瓜烂熟了,后面的有些考点还一次没有看到呢! 说明什么问题?复习没有计划,所以我的第一个建议是:同学们做出一个详细的计划,一定把所有的考点都复习一遍才行,不能每次都从第一个考点开始。到了冲刺前的最后阶段,提高复习效率非常重要。我们常说:查漏补缺。这很重要,但是缺乏可操作性。如何“查漏补缺”?“查漏补缺”的前提是“查漏”,因此首先要找到“漏洞”然后补上。怎么找?在复习的时候把不清楚的地方,用彩笔标出来。例如整理笔记,我们可以用彩笔把自己不清楚的地方、模棱两可的地方用彩笔画出来。以后只看这几个地方,把时间用在刀刃上。第三个建议是建一个备忘录,把自己记不住的知识,还有复习的进度,不清楚的不懂的内容都记下来,问老师也好,再重复记忆也好,很有用,会提高复习的效率。

    2、构建体系
  大家都有一个生活经验,如果你的生活用品归类放置,而且放的整整齐齐,那么你找东西时会很快找到,甚至是闭着眼睛也能找到。我们大脑中的知识存放也是这样。我们的地理在复习时用到的课本有9本,三本必修、两本选修、初中地理四本也要复习。考点也多,有的同学说大脑里的地理知识很多,但是像一锅粥一样。“调动和运用知识”是高考考查的一项重要能力,地理考点、知识这么多,如果我们的知识没有形成知识体系,杂乱无章 ,考试时大脑要在你杂乱无章的知识堆里搜索到有用的东西会很费时,甚至找不到。所以构建知识体系非常重要。
在这里我给同学们介绍一种非常科学的而且很有意思的构建知识体系的方法——思维导图。简单的说它是一种思维工具,一种学习方法。其核

    心思想,就是把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结合起来,让你的左右半脑在思维过程中同时运作。具体的说,这种思维方式就是不再像传统思维方式那

    样把知识线性的罗列在自己的头脑里,而是以一种脉络状分支延伸出去,形成一种树状形思维,有人也把它叫做“知识树”或概念图。与传统

    的思维方法相比它的作用可归纳以下几点:知识的层次感鲜明,逻辑严密、知识条理清晰,易把知识系统化有助于知识的重现,提高复习效率,

    体现创新思维(联想+创新)

    3、知识重组

 综合性是地理学科的特点,高考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知识高度综合的试题,所以在最后的复习阶段,要对所学知识进行重组,找出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加强综合性训练。例如:自然地理有五大运动规律:即地球运动规律、大气运动规律、地壳运动规律、水体运动规律、地理环境的分异规律。人文地理有四大区位理论:即农业、工业、城市、交通区位理论。从具体的考点来看,也可以进行知识的重组:例如:结合时间变化,对具有季节性和发展变化的地理现象进行重组地球运动——太阳直射点的季节移动——季节变化——大气运动——不同气候类型的季节特征——水文特征——植被特征——生产活动结合人地协调发展,我们可以对各类人地关系的案例进行重组如:人类与土地资源(毁林开荒——水土流失——退耕还林,毁草开荒——土地荒漠化——退牧还草,围湖造田——湖面淤积——退耕还湖,滥垦湿地——土地退化——保护湿地); 对知识进行重组,有利于我们形成综合性的思维方式。

■相关链接  
站内资讯搜索:  
考 研 高 考 自 考 外 语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考试攻略
考研“牛人”的备考之路
热门推荐
·全国优秀培训机构
·中国教育网频道说明
·全国优秀教育机构推荐
·频道诚征兼职主管/主编
·职业、职称考试网络课程
·08年全国各地院校招生就业展
·08年全国各地院校招生计划展
·08年中国各地艺术院校推荐
·08中国**省十强中学评选展示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