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 >> 复习指导 >> 文综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2005年高考文科综合试卷分析及2006备考建议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梁侠 刘廷祥 刘继忠 夏芳 李晓风 成学江     2006-4-1 11:13:00
 

  地理试题特点:考查主干知识理论联系实际

    考查主干知识的同时,强调理论联系实际,是2005年全国卷、北京卷高考地理试题的突出特点。例如全国文综卷Ⅲ1-3题考查石油问题时,从石油的储油构造,再到进口石油的路线和我国油汽资源的开采方向,把能源涉及的问题一一进行了考查。学生答题时既要体现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要体现对现实问题的认识角度和方法。

  地理学科的特点表现为空间性、区域性和综合性,其突出的规律和原理是地理事象的分布和地理变化过程,所有地理性非常突出的内容,都成为了考试的重点。因此,体现地理学科特色,突出学科价值,是试卷的另一大特点。例如,全国文综卷Ⅲ第36题给出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一个小区域的平面图及地形剖面图,考查的是读图能力和对区域开发与保护问题的认识能力。

  重视考查能力,强调知识建构过程,材料新颖,体现公平,是地理试卷的第三个特点。以往考试能力要求的提出主要建立于布鲁姆的目标分类理论,大体从记忆、理解、应用三个方面测量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修改后的考试目标和要求,不仅表达形式简明扼要,更强调对考生思维过程的考核,即体现“审题、发现和分析有效信息,联系背景知识,设计解决问题的路径,进行推理、判断、分析、综合、比较等,说明问题和表达结论”等一系列的思维过程。考生是否达到考查目标,是通过对试题做答并依据评价标准测评出来的,具有较强的操作性和客观性。

  例如全国文综卷I第36题,该题题干的文字和对应的图都很简洁,但所包含的信息量极为丰富。与题目内容相关的基础知识包括天气系统的时空分布及其运动发展产生的天气变化,交通枢纽城市的区位因素等。题目要求考生能根据试题提供的信息诸如等压线的数值变化和弯曲程度、产生该天气系统的时间及其移动速度等,运用所学的有关天气系统运动的原理、规律等阐释或说明该天气系统运动导致地方天气所发生的变化。回答此题要求考生能够熟练地使用地理学中关于大气运动、天气系统、风向、风力等术语,理清天气系统运动过程的逻辑关系,合理安排答题层次。

<<上一页     下一页>>     
■相关链接  
  • 注意!高考报考指南上考试时间有误
  • 教育部提醒高考考生勿信有关命题信息传言
  • 改变高考科类 应届生须再参加反向小综合会考
  • 今年我省逾35万人报名高考
  • 今年高考报名公安机关将介入
  • 如何处理文科综合复习中的热点问题?
  • 2006年高考理综考试大纲修订说明
  • 高考优秀考生指点2006年高考理科综合复习
  • 2006高考复习指导:理科综合试题求解策略
  • 站内资讯搜索:  
    考 研 高 考 自 考 外 语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考试攻略
    考研“牛人”的备考之路
    热门推荐
    ·全国优秀培训机构
    ·中国教育网频道说明
    ·全国优秀教育机构推荐
    ·频道诚征兼职主管/主编
    ·职业、职称考试网络课程
    ·08年全国各地院校招生就业展
    ·08年全国各地院校招生计划展
    ·08年中国各地艺术院校推荐
    ·08中国**省十强中学评选展示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