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 >> 复习指导 >> 数学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复习大纲:2006年高考数学考点(139个)
来源:百灵社区     2006-4-24 15:03:00
 
  必修(115个)

  一、集合、简易逻辑(14课时,8个)

  1.集合; 2.子集; 3.补集;

  4.交集; 5.并集; 6.逻辑连结词;

  7.四种命题; 8.充要条件.

  二、函数(30课时,12个)

  1.映射; 2.函数; 3.函数的单调性;

  4.反函数; 5.互为反函数的函数图象间的关系; 6.指数概念的扩充;

  7.有理指数幂的运算; 8.指数函数; 9.对数;

  10.对数的运算性质; 11.对数函数. 12.函数的应用举例.

  三、数列(12课时,5个)

  1.数列; 2.等差数列及其通项公式; 3.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

  4.等比数列及其通顶公式; 5.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

  四、三角函数(46课时17个)

  1.角的概念的推广; 2.弧度制; 3.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4,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 5.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

  6.正弦、余弦的诱导公式’ 7.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

  8.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 9.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10.周期函数; 11.函数的奇偶性; 12.函数 的图象;

  13.正切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14.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 15.正弦定理;

  16余弦定理; 17斜三角形解法举例.

  五、平面向量(12课时,8个)

  1.向量 2.向量的加法与减法 3.实数与向量的积;

  4.平面向量的坐标表示; 5.线段的定比分点; 6.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7.平面两点间的距离; 8.平移.

  六、不等式(22课时,5个)

  1.不等式; 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3.不等式的证明;

  4.不等式的解法; 5.含绝对值的不等式.

  七、直线和圆的方程(22课时,12个)

  1.直线的倾斜角和斜率; 2.直线方程的点斜式和两点式; 3.直线方程的一般式;

  4.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 5.两条直线的交角; 6.点到直线的距离;

  7.用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平面区域; 8.简单线性规划问题. 9.曲线与方程的概念;

  10.由已知条件列出曲线方程; 11.圆的标准方程和一般方程; 12.圆的参数方程.

  八、圆锥曲线(18课时,7个)

  1椭圆及其标准方程; 2.椭圆的简单几何性质; 3.椭圆的参数方程;

  4.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 5.双曲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6.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

  7.抛物线的简单几何性质.

  九、(B)直线、平面、简单何体(36课时,28个)

  1.平面及基本性质; 2.平面图形直观图的画法; 3.平面直线;

  4.直线和平面平行的判定与性质; 5,直线和平面垂直的判与性质;

  6.三垂线定理及其逆定理; 7.两个平面的位置关系;

  8.空间向量及其加法、减法与数乘; 9.空间向量的坐标表示;

  10.空间向量的数量积; 11.直线的方向向量; 12.异面直线所成的角;

  13.异面直线的公垂线; 14异面直线的距离; 15.直线和平面垂直的性质;

  16.平面的法向量; 17.点到平面的距离; 18.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

  19.向量在平面内的射影; 20.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性质; 21.平行平面间的距离;

  22.二面角及其平面角; 23.两个平面垂直的判定和性质; 24.多面体;

  25.棱柱; 26.棱锥; 27.正多面体; 28.球.

  十、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18课时,8个)

  1.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 2.排列; 3.排列数公式’

  4.组合; 5.组合数公式; 6.组合数的两个性质;

  7.二项式定理; 8.二项展开式的性质.

  十一、概率(12课时,5个)

  1.随机事件的概率; 2.等可能事件的概率; 3.互斥事件有一个发生的概率;

  4.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 5.独立重复试验.

  选修Ⅱ(24个)

  十二、概率与统计(14课时,6个)

  1.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 2.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值和方差; 3.抽样方法;

  4.总体分布的估计; 5.正态分布; 6.线性回归.

  十三、极限(12课时,6个)

  1.数学归纳法; 2.数学归纳法应用举例; 3.数列的极限;

  4.函数的极限; 5.极限的四则运算; 6.函数的连续性.

  十四、导数(18课时,8个)

  1.导数的概念; 2.导数的几何意义; 3.几种常见函数的导数;

  4.两个函数的和、差、积、商的导数; 5.复合函数的导数; 6.基本导数公式;

  7.利用导数研究函数的单调性和极值; 8函数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十五、复数(4课时,4个)

  1.复数的概念; 2.复数的加法和减法; 3.复数的乘法和除法;

  4.数系的扩充.
■相关链接  
  • 复习大纲:高考数学复习给考生3点建议
  • 高考数学备考:平均值不等式求最值五技巧
  • 复习大纲:高考数学复习最有效的方法
  • 复习大纲:高考数学高分考生谈高三复习
  • 名师谈高考英语复习:重点词汇短语及词汇辨析
  • 辽宁名师解读2006英语大纲 多加强阅读练习
  • 复习大纲:高考英语复习离不开听说读写
  • 高考英语复习历年试卷不可轻视
  • 名师指导06高考英语复习技巧   
  • 站内资讯搜索:  
    考 研 高 考 自 考 外 语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考试攻略
    考研“牛人”的备考之路
    热门推荐
    ·全国优秀培训机构
    ·中国教育网频道说明
    ·全国优秀教育机构推荐
    ·频道诚征兼职主管/主编
    ·职业、职称考试网络课程
    ·08年全国各地院校招生就业展
    ·08年全国各地院校招生计划展
    ·08年中国各地艺术院校推荐
    ·08中国**省十强中学评选展示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