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在线留言
中国最大的教育门户网站 中国教育家协会 香港监制 本站首页 |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与我联系
今天是

在线留言
首页 |
新闻 |
博客 |
考研 |
高考 |
留学 |
外语 |
高教 |
幼教 |
职教 |
民办教育 |
基础教育 |
自考成考 |
中外合作 |
资源中心
论坛 |
社区 |
交友 |
校园 |
招生 |
培训 |
征稿 |
文学 |
商城 |
招聘 |
教育装备 |
会员学校 |
比赛活动 |
在线报名 |
教育书店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频道热点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俞孔坚:践行生态园林需突破传统观念完善教育体制
来源:中国花卉报      2008-10-7 16:41:00
 
  2004年原建设部正式发出创建“生态园林城市”的通知,得到了业内很多专家的支持和城市的响应。从之前倡导的创建园林城市到生态园林城市,虽两字之差,内涵却发生了重大变化。然而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生态”观念并没有真正深入人心。近日,记者采访了北京大学景观设计研究院院长、北京土人景观与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俞孔坚,他认为,对“生态”的不理解、传统落后的价值观以及园林教育体制的落后是导致这一思路未得到落实的主要原因。

  突破传统植物应用观念

  “很多人不理解什么是生态,以为绿色就是生态,把应用观赏植物当成生态。还有的地方是假生态,只是做一些形式上的堆砌,功能无从判断,在我看来这些都是极大的浪费。”俞孔坚认为,植物的应用要重视通过植物营造环境与空间,进行资源节约与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要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在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内考虑生态与节约性。后期运行与维护,最大限度地节能、节水、节材。而目前我国的植物应用研究大多偏向观赏性,集中在微观的层面,导致很多设计师在植物选择上局限性很大。
  俞孔坚提出,世界上本来就没有观赏植物和非观赏植物之分。突破“观赏植物”的界限,利用野花、野草等来弥补城市中地被植物的缺失是上策。除了有特殊要求,对一般绿地的野生植物只修整而不拔除,使其与人工种植的树木花草共生共荣。在整个生态系统的营造中,看似“无为”,实则“有为”。这样的绿化方式才称得上有生态意识。

  树立符合当代的价值观

  景观是价值观的反映,俞孔坚对当前城市建设中很多斥巨资来摆花,建尺度超常的广场等所谓“美化”行为深恶痛绝,“斥资数亿建的花坛需要施肥、浇水,不知道要耗费多少劳力、物力,这是最不生态的做法,是城市文明不成熟的表现。”俞孔坚说,“在人居环境极度恶化的今天,我们要的不是粉饰太平,而是去寻找一门生存的艺术,如何用最少的工程获得最大收益;如何与自然的节律相和谐;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如何使人在景观中体会到舒适和放松,找到精神归宿。”
  俞孔坚强调,设计既不能模仿古人,也不能模仿西方。优良的民族风格应该继承、保护,而对于毫无价值的历史垃圾也要坚决摒弃。在建设先进性、现代性并存的开放城市的同时,也要将国外先进的理念、规划原则与开发价值结合起来。俞孔坚表示,我们所倡导的价值取向是人本身,更确切地说是每个普通的城市居民,用他们的日常工作、生活、休闲和娱乐的需求来衡量、评价和缔造城市景观。城市建设者、设计师要树立理性、科学、平民化的价值观念,才能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生态意识的培养很关键

  俞孔坚指出,没有大的视野就不会有系统的生态建设。当前中国的园林绿化设计很多只做一些修修补补的工作,往往成为建筑的附庸,要从区域和大地的尺度来研究长远的发展战略。作为景观设计师和城市设计师,要有一种社会责任感,担当起设计国土的责任。
  从中国城市建设的实际来看,城市的决策者、地产商、设计师们对生态的理解和实施决定了这一地区生态园林建设的成功与否。俞孔坚认为,景观规划设计是一个可辩护的过程,尤其要考察决策者的行为。教育决策者,不断向他们灌输生态的观念,改变他们的价值观是当前进行生态园林建设最有效的措施。而对于设计师的培养则要从高校教育改革开始,目前很多高校所传授的只是一些技术化、表面的生存手段,怎么画图漂亮,怎么运用观赏植物、景观元素,很少从生态的角度来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系统培养设计者正确的生态观念很重要。俞孔坚表示,中国的园林教育体制存在很大问题,要彻底打破传统教育观念尚需时日。
■相关链接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