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
 |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
中国教育电视台一频道“十一“期间推出特别编播
|
来源:《中华新闻报》 2008-10-7 16:41:00 |
|
作为定位教育与人力资源开发,以宣传国家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实施为己任的中国教育电视台一频道,十一期间以‘奥运、国庆’为编播主题,推出特别编播。从9月29日至10月5日,《中国故事 大师对话》、《我的太阳——奥运留下什么》、《2008?相约冠军 名家讲坛》、“小洋人”阳光伙伴第三季总决赛等不同形态的节目粉墨登场,在体育竞技的舞台上演艺术与文化的剧目,彰显中国教育电视台关注奥运、宣传奥运的独特视角。
于丹、易中天等一批通过电视走红的名人国庆节期间将亮相中国教育电视台,在《中国故事 大师对话》中,用独到的眼光,领略56个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从不同的角度,解读中华5000年历史积淀。机智对话,精彩评论,北京2008奥林匹克公园,体育竞技的舞台上演着艺术与文化的剧目。阎崇年、易中天、于丹、毛佩琦、王立群。《中国故事 大师对话》节目共9集,每集25分钟,9月29起22:00—22:25分播出。
后奥运时代第一片《我的太阳——奥运留下什么》,将在9月29日与广大电视观众见面。《我的太阳》作为中国教育电视台一档大型电视纪录片品牌项目,近年来其专注人文、关照民生的特色,在国内外屡获国际大奖,在社会及纪录片业界引起了较强反响和广泛关注。
十一期间播出的大型系列纪录片《我的太阳——奥运留下什么》共10集,每集30分钟,包括《六朵金花》、《大山里的奥林匹克》、《奥运民谣》、《2008军犬在行动》、《回望鸟巢》、《奥运啦啦队》、《奥运.com》、《我健康 我快乐》、《中国味道》、《第一国门》。内容分别以北京地区10个不同的基层或机构的团队为记录对象,通过对这些参与奥运会或与奥运会有直接、间接关联的团队进行全方位的长期跟踪拍摄,对拍摄对象进行定期全方位的拍摄跟踪、真实记录,以访谈结合外景拍摄为主,并结合相关的新闻事件或资料片,在大量调动纪实表现手段的同时,讲述他们在奥运会在北京举办的背景下,对奥运会的期待与希望,重点挖掘背后的感人故事,全面展示为实现共同的奥运梦想所作出的努力,以及经历奥运会前后产生的深刻变化,进而展示奥运对北京及中国产生的深层次的社会影响。
作为后奥运时代第一部大型纪录片,《我的太阳——奥运留下什么》较好地实现社会热点、深刻思想和深远影响力的全面融合,充分体现了中国教育电视台在奥运年秉持媒体独特的理性观察思考和奥运节目差异化的理念。
作为2008北京奥运会的一项重要文化活动,《2008?相约冠军 名家讲坛》十一期间每天两集播出,每期时长45分钟。该讲坛是由澳大利亚悉尼大学才智中心艾伦?斯奈德教授于2000年悉尼奥运会开幕前发起的一项活动,旨在揭示成功的秘诀,促进青少年的自我塑造与成长。
《2008?相约冠军 名家讲坛》邀请体育冠军、业界翘楚和名家学者,以主讲人在奥运背景下结合自身经历诠释奥运精神,提出自己对于“冠军”、如何成为冠军为核心内容。通过主讲人的个人影响力、丰富的人生阅历在奥运精神的宏大背景下为当代青年树立精神坐标、解析成功密码、提供积极的价值导向。他们的讲座不但是人类共同精神财富的提炼,也为渴望成为“冠军”的年轻人留下一笔心灵财富。 |
|
■相关链接
|
 |
|
|
|
|
 |
热门推荐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