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们拿今天的IT 厂商零售体系和10 年前对比,其变化是显而易见的。
“过去,明基99%的收入来自电脑城,而这一形态已过辉煌期,如今家乐福、大润发等超市也已布满消费电子产品。”2008年7月刚刚履新明基中国营销总部总经理的洪汉青就表达了这样的观点,“今年暑促期间,电脑城营收下滑,而3C 连锁与电视购物的出货量明显上升,这是好迹象,明基也正整合资源强化投入。”
实际上,缘由消费电子兴起从而引发IT厂商渠道体系变化的案例比比皆是。2007年9月,戴尔在中国宣布签约国美电器作为其授权零售商,其消费类笔记本等产品正式进入3C卖场;2007年12月,Acer与苏宁电器签署销售合作伙伴协议,推出社区笔记本的概念;2008 年5 月,明基宣布国美成为其唯一3C 零售合作伙伴,明基数码相机、笔记本和台式机等产品线正式进入连锁家电销售渠道。
本刊在2007年10月23日的封面故事《3C 卖场弯道加速》一文中就曾写道:在中国的IT 零售市场中,过去一直在销量上被边缘化的3C 连锁卖场,如今已经以集体为单位对传统的IT 零售渠道构成了直接威胁。
诚然,如此之多的IT 厂商在过去一年中纷纷加大在3C 卖场中的投入力度,无疑与笔记本电脑等越来越多的主流IT产品的消费电子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实际上,早于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机、MP3等数码产品在过去几年中也一度成为消费类电子产品的主流,并且在3C卖场中也取得了相当不错的销售成绩。
从这一角度来看,所谓消费电子这一概念也在不断延伸,消费电子所涉及的产品线也在不断变化和扩充:从最早的电子辞典、学生复读机,到后来的数码相机、MP3,再延伸到现在的电子相框、笔记本电脑、液晶电视等,越来越多IT 厂商涉足其中。
另一方面,《3C 卖场弯道加速》一文中所描述的“记者在黄金周和假日促销期间看到消费者在连锁卖场门前排起长队,等着抢购PC厂商提供的特价机和特供机”的场面,在国际国内经济处于动荡之时的2008年恐怕不复存在。很明显,消费电子离不开消费市场的繁荣,消费电子的兴衰取决于老百姓口袋里的“余粮”还有多少,因为,消费电子产品毕竟不是生活日用品,相对于人们日常的衣食住行而言,消费电子产品更像是一种奢侈品。也正因此,消费电子市场对外部经济环境的敏感度相对于其他IT 类产品而言更为突出。
这就引出了第三个方面——消费电子产品销售渠道为什么有别于传统IT 渠道的问题,或者说,消费电子的兴起改变了IT 厂商的渠道体系。
十年消费市场热
说消费电子的兴起离不开国内消费市场的兴起。
熟悉国内消费市场的人都知道“金九银十”的说法。所谓“金九银十”,是指一年中的9、10 两个月是市场的旺季,因为这时候秋高气爽,人们的消费心理比较松动,所以构成一个相对于其他月份更高的家庭消费高峰期。
此外,九月份是各大、中院校开学的日子,学生族群的消费潜力巨大;而十月又是一年中的“黄金周”,长假休闲也间接刺激了人们消费需求。不论是车市、楼市,还是消费IT 市场,似乎都逃不过这一法则。
实际上,黄金周的出现正是国家为了扩大内需、刺激消费而出台的手段之一。在1999年国庆第一个“黄金周”到来时,席卷全国的假日旅游热潮令所有人始料不及。据有关统计,全国出游人数7 天内达到2800 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实现141 亿元。“假日经济”不仅扩大了内需,刺激了消费,同时也带来了经济发展观念的一次新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