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法制晚报委托中国人民大学实际谨勤市场研究公司对北京10所高校4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了一次就业问卷调查。其中,有51.5%的学生对他们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持不乐观态度,16.5%的学生对奥运会后的就业机会并不看好。
然而,在刚刚结束的秋季招聘会上,仅北大青鸟IT教育西苑中心一家就有近百名学员被北京知识动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国内外知名IT企业录用。针对这一现象,记者走访了北京市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会和北京市人事局以及北大青鸟IT教育集团。
吸纳人才能力降低就业形势平稳
“奥运会后,某些产业、企业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对人才的吸纳能力会有所降低,但不会影响大局。”北京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会秘书长关长海接受采访时表示。
他指出,奥运会的召开,提供了大批的人才需求,奥运会结束后,企业对人才的吸纳能力可能会降低,但总体趋势还是平稳的,不会有大的波动。
同时,关长海表示,奥运会后,现代服务行业,如计算机服务、物流、商务服务、广告等领域会对维持就业市场的平稳状态作出一定的贡献。
北京紧缺专业人才计算机类排在首位
日前,北京市人事局公布了2008年接收非北京生源本科毕业生紧缺专业范围,12类专业被纳入。其中,北京紧缺专业人才计算机类排在首位。这已经是计算机人才第四次荣登榜首。
这12类紧缺专业分别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及自动化、电子科学与技术、临床医学、通信与信息系统、市场营销、建筑工程、生物医药类、化学化工类、材料学、会计学和金融学。
面向企业培训人才,做好就业教育
“近百名学子先后跨入不同的IT企业,这在我们的意料之中。因为他们手里有金刚钻。”北大青鸟IT教育负责人说道。
“我们的秘诀就是ACCP5.0,它凝集企业实际工作岗位中最实用的知识、最常见的技能。我们以此为基础让学员进行科学系统的学习、训练。从而帮助学员拥有一技之长。”北大青鸟IT教育相关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他指出,课程设计理念是学员成功就业的关键所在。一是,以就业为导向。首先,通过企业调研,确定培养目标,确定“教什么”和“教到什么程度”。其次,通过中心调研,确定“怎么教”。最后,使用“逆向课程设计方法”,制定产品的课程体系、教学方法、课件组成。二是,以实用技能为核心,强调“以用为本、学以致用、不用不学、用时才学、学了就用、综合运用”。三是,以案例为主线。这样可以保证学员学完后将完成一个实际项目,而不是一个“玩具项目”。同时,学员将深刻体会技能点的应用场合,并积累更多的行业知识和项目经验。四是,以动手能力为突破点。五是,以项目经验为学习目标。注重培养学员的调试能力、帮助学员积累相关业务知识以及了解工作流程。
用北大青鸟IT教育人的话说就是“职业就要就是就业教育,他们的最终目标就是帮助非IT行业人才找到一份IT相关工作,从而跨入IT行业的大门。”
最后我们祝愿每一位求职者都能够用手里的“金刚钻”揽到属于自己的“瓷器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