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委市政府十分重视平板显示产业发展,把平板显示产业列为上海市“十一五”重点发展的战略产业,经过近几年建设,上海平板显示产业基地已初具规模,技术开发取得突破、产品的种类相对齐全、产业链向上下游延伸成为其显著特征。
上海平板显示产业基地的产品丰富,应用广泛:用于手机、MP3等的液晶显示器;用于电脑显示器和彩电TFT-LCD的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屏;用于大屏幕彩电的PDP等离子显示器,以及为TFT-LCD配套的玻璃基板、彩色滤光膜、TFT-LCD模块等。上广电中央研究院还相继研制成功了TFT-LCD的控制IC电路,47英寸TFT-LCD彩电显示器。国家重点支持项目——新型平板显示OLED显示器和MD显示器的研制也已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已有样机展示。
第五代TFT-LCD线量产
2005年11月8日,上海平板显示产业基地在莘庄工业园区成立,该基地由上广电集团为主体,打造以TFT-LCD面板为核心的上、中、下游产业链,并建立研发机构。基地内将规划建设基板玻璃、彩色滤色膜、偏光片、特种化学材料等上游企业,建设两条五代以上TFT-LCD生产线及液晶电视、液晶显示器、笔记本电脑等下游企业;预计基地项目总投资60多亿美元、吸引外资25亿美元,销售额将超过100亿美元,建设TFT-LCD液晶显示器产业集群,填补国内在这一领域的产业空白。
据悉,上海将以上广电集团为龙头,在已竣工投产的广电NEC周围,继续投巨资建设玻璃基板等TFT-LCD上游配套企业、液晶电视机等下游整机企业,以及再建两条TFT-LCD生产线,预计产出规模超过100亿美元。随着平板显示产业基地的建设,上海将整合现有资源,全面向平板显示产业转型。
目前,基地内已建成我国内地第一条第五代TFT-LCD生产线,即:由上海广电光电子有限公司(SVA)和日本电气株式会社(NEC)合作投资的上海广电NEC液晶显示器有限公司。2005年10月,广电NEC已经全面量产,其中15英寸显示屏的供货量已占全球市场的四成左右。
LCD产业已经成为当前IT市场上增长最快的领域之一,其快速替代CRT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上海广电NEC液晶显示器有限公司正式建成投产,标志着中国内地企业在光电子元器件制造业的高端制造技术方面取得了重大的突破。
为进一步确立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上海市已经把发展光电子产业列为“十一五”期间单产投资最多、预计产出最大的新型支柱产业,计划再投资建造两条生产线,到2008年形成销售收入超过45亿美元,由此带动形成的产业群(包括玻璃基板、彩色滤色膜以及液晶电视机和显示器等)将创造超过240亿美元的年收入。
2006年9月8日,上广电NEC新增33K项目竣工投产,使广电NEC成为中国内地第一大TFT-LCD制造商。
33K扩产项目扩产成功,使广电NEC年加工能力增加39.6万大片,达到102万大片,成为目前我国内地生产能力最强的第五代TFT-LCD液晶屏生产企业。标志广电NEC完全具备了依靠自身力量实现扩产增线的能力,是将五代TFT-LCD生产线技术充分消化吸收后转化为自我生产能力最直接的体现。将在提高我国TFT-LCD产品的开发与生产竞争能力方面产生深远的意义。
玻璃基板厂开工建设
2006年5月27日,广电集团所属上海广电光电子有限公司与日本电气硝子株式会社(NEG)、住友商事株式会社、住友商事(中国)有限公司合资的电气硝子玻璃(上海)广电有限公司签约,合资企业将落户在莘庄工业区的平板显示产业基地内,专业从事TFT液晶面板用玻璃基板的生产以及相关的研发和销售。合资企业建成后,将为我国内地的TFT-LCD面板生产企业和上游彩色滤色膜(CF)生产企业配套,成为TFT-LCD产业链建设中的重要环节。
该合资公司第一期产能为每月加工14万片第5代TFT液晶用玻璃基板,将填补国内TFT-LCD液晶用玻璃基板生产的空白,改变原来完全依靠国外进口玻璃基板的状况。
彩色滤光膜企业加盟
2006年8月22日,“上海广电富士光电材料有限公司”成立,这是广电电子与日本富士胶片合资成立的中国内地首家大尺寸TFT-LCD用彩色滤光膜(CF)专业生产企业。该项目2007年第四季度投产。届时,合资公司可实现月产第5代TFT-LCD用彩色滤光膜7万张,广泛用于国内笔记本电脑、液晶显示器及电视等TFT-LCD的生产配套,将满足广电NEC第5代TFT-LCD生产线70%以上的彩色滤光膜配套需求。
2006年6月22日,上广电集团所属广电光电子有限公司与台湾宝成集团的全资子公司Mindtech签署协议成立上海广电元盛电子有限公司,专业生产TFT-LCD模块;同时,广电光电子对Mindtech在昆山独资的模块工厂——元盛电子(昆山)有限公司增资入股。
两家工厂将主要为我国内地各液晶电视整机企业以及华东地区的OEM/ODM代工厂提供模块产品。其中,上海合资工厂主要生产用于液晶电视的大尺寸TFT-LCD模块,昆山合资工厂主要生产用于显示器和笔记本电脑的大尺寸TFT-LCD模块。
加快建设平板产业基地
上海广电集团总裁顾培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液晶面板产业不是个单一产业,产业的外溢效果可能高达7倍,因此中国发展液晶面板产业,是战略上的需要,我国内地面板产业将进入另一个新纪元。不过,内地在发展液晶面板产业上,障碍一是负债比例偏高;二是在研发上投入太少;三是产业链的配套条件也有所不足。因此,近年来上广电积极改善配套条件,并已经在关键项目上有所突破。与住友合作的印刷电路板项目已经投产2年,而半导体设计部分也已有产品推出,上广电在整个平板显示器上的投资已经高达17亿美元,拥有从显示器元件到驱动IC、数字音频控制系统等完整的制造能力。
截至2006年底,我国第五代TFT-LCD面板生产线已有:2004年第四季度实现量产的上广电NEC公司(SVA-NEC)生产线;2005年第一季度投产的京东方光电科技(BOE-OT)生产线和2006年12月开始量产的昆山龙腾光电(IVO)生产线。2006年底,我国TFT-LCD面板的产能已达到15万片左右,2007年将达到20.5万片。平板显示产业已经形成了长三角、环渤海和珠三角三足鼎立的格局。如果新一代生产线投资成功的话,2010年我国的大屏TFT-LCD将有3条第5代生产线、3条第6代生产线和1~2条第7代生产线,届时,我国大尺寸TFT-LCD面板的月产将增长到50.5万片,从而真正成为名副其实的TFT-LCD面板强国。目前,SVA正积极考虑2007年对第6代生产线,2009年对第7代或7.5代生产线进行投资,如若成功,预计第6代生产线的产能在2008年将达到月产6万片,一旦SVA在2009年启动第7代生产线,那么,到2010年其月产将提高到20万片以上。
今后,上海将最大限度提高生产线利用率,进一步扩大产能,加速产业规模的形成和扩大;以拥有大客户为目标重视市场反应速度,迅速扩大市场份额;大力提升产业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的自主研发能力;打好下游产业基础,快速崛起中游产业;尽快形成上游产业链;大力培养产业相关人才。上中下游产业配套发展,打造具有整体竞争力的上海平板显示产业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