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最大的教育门户网站 中国教育家协会 香港监制 本站首页 | 网站介绍 | 广告服务 | 与我联系
今天是

在线留言
首页 |
新闻 |
博客 |
考研 |
高考 |
留学 |
外语 |
高教 |
幼教 |
职教 |
民办教育 |
基础教育 |
自考成考 |
中外合作 |
资源中心
论坛 |
社区 |
交友 |
校园 |
招生 |
培训 |
征稿 |
文学 |
商城 |
招聘 |
教育装备 |
会员学校 |
比赛活动 |
在线报名 |
教育书店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IT资讯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科学信息化评估是CIO急需借助的利器
来源:计世网     2007-6-14 9:15:00
 
   到目前为止,国内企业信息化建设逐步走向成熟,尤其大型企业主要应用系统建设已经接近尾声。但随着基础信息化建设的基本完成,CIO却面临更难的困难,愈来愈难以说清楚,为什么要投入IT,向什么方向投入是合理的?面临CFO的不断置疑,信息化投入不断紧缩。同时,在大多数CEO看来,目前信息化已经成为企业竞争的核心,信息化投入无需置疑,但CIO考虑要建设的系统,CEO也不能确信。而且更严重的结果是企业在信息化方面不断追加投资,但实际效果得不到明显的提升,这就使得更难以说服CEO和CFO通过信息化的投入预算。越来越多的CIO在面临类似的问题,一方面,缺乏有效的评估已经在严重制约国内企业信息化的进一步投入,另一方面,企业信息化建设正在因为缺乏合理的导向在走向困境。

  合理科学的对信息化进行评估,无疑是CIO急迫需要借助的利器。通过科学的、系统的、全面的进行评估,帮助CIO找到合理的理由来改善信息化,并能够让CFO和CEO信服,信息化投入是十分必要的。2000年以后,国内开始陆续开展信息化评估的研究,提出了一些企业信息化评估指标和工具,但目前国内提出的相关方法仍然难以让CIO找到合理的论据说服CFO和CEO愿意在信息化上进行投入。计世资讯认为,这与目前国内现有信息化评估偏颇的导向是相关的。目前的信息化评估体系或工具往往强调企业应用水平的提高,对信息化建设的全面性、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注不够,从无形中导致企业一谈到信息化建设,就是从不断提高网络带宽,到更换越来约先进的国外的应用系统,单纯关注企业信息化应用水平,而对有效的发挥信息化的价值关注不足。

  正是因为现有的信息化评估体系存在的以上问题,以信息化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为核心的信息化评估就成为一种必须。计世资讯在长期研究基础上,最近提出了一套系统的企业信息化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指标体系(也称为BSP指标体系)。在现阶段,提出企业信息化的可持续发展能力有利于实现将企业信息化的内在能量充分发挥出来,从而满足IT对企业经营管理持续正向的促进,这将使信息化评估对信息化建设导向作用更加明晰,为今后信息化建设找到一个新的导向,适应了下一阶段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需要。

  与基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信息化评估体系比较,传统的关注水平的信息化评估(我们称为水平评估)存在明显的不足,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这些评估方法一般借鉴了国家信息化水平指标体系,通过对一个时点的信息化要素的拥有数量来评价信息化水平。由于过于重视对拥有数量的评价,对业务的可满足程度状况不能准确反映。同时,由于评估指标的静态和孤立,对系统之间的相互匹配和支持评价不足。

  2.由于提出较早,在IT治理、IT服务管理等新的企业信息化建设理念没有广泛导入之前提出,所以对最新的企业信息化建设理念考虑不足,对一个企业信息化建设和发展的潜在能力缺乏评估。

  3.对于企业信息化绩效评估,往往简单引用一些财务指标,难以对信息化的整体价值进行准确的评估,尤其对企业可持续发展影响评估不足,尤其在静态就某一时点来评估时,很难区分企业自身管理改革的绩效和信息化绩效之间的区别。

  4.一般的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估需要依赖于标杆企业的建立,但实际上各个企业是相对差异性较强的,标杆企业信息化很难说明企业信息化的好坏,仅只能作为参考指标,缺乏实际的指导意义,而应该更多的是评估企业信息化自身建设的适合和满足度。

  5.企业信息化水平评估指标与企业信息化的自我改善关联不足,企业在完成水平评估后,仍然难以确定信息化改善的方向。

  正是因为传统的对信息化水平的评估由于存在以上不足,对信息化自身发展以及对企业持续的促进作用不明显。CIO依赖这些评估方法进行信息化评估,仍然是难以说服CFO和CEO。因此,提出对信息化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评估,就是要在完善以上不足的基础上,适应目前企业信息化发展新阶段的需要。

■相关链接  
站内资讯搜索:  
焦 点 事 件 人 物 评 谈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最新快讯
·广西柳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省教育厅要求培训机构教育…
·石家庄市教育局公布第三批…
·玉溪校外培训机构管理办法…
·伊州区多举措助力大学生就…
·大学生就业容易了,教育部…
·新时代民族地区高校大学生…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修订印发…
·“职教高考”将建立,中职…
·教育厅新规之下,高考难上…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