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网 首页 >>浅谈高职高专医学检验专业《分析化学》实验课改革>>>
 


浅谈高职高专医学检验专业《分析化学》实验课改革

作者:闫翔云      专业分类:化学
关键词:分析化学、实验课、改革
摘要:针对高职高专医学检验专业的培养目标,进行一系列的分析化学实验课的改革,有效地改变学生做实验的被动性,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注重动手能力的培养,也提高了学生探索分析、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实现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正文:化学实验课是实现高职高专医学教育培养目标的主要教学途径之一,其重要性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贯穿始末。对于分析化学实验课教学,以前教师都要详细的给学生讲解实验目的、原理、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等,学生根据教师讲解按部就班进行实验操作,整个实验过程中,学生只注重实验现象和结果的观察,却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有误的结果不能分析,养成了学生不动脑不探索的懒惰习惯。长此下去,使部分学生对实验课失去兴趣,这样对医学人才的培养受到一定的影响。为了提高学生做实验的积极性,既注重动手能力提高,又要加强他们善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就要探索实验教学,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素质,达到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一、 改革分组实验,使每位学生都能独立操作 对于高职高专医学检验专业的学生而言,分析化学实验课是分析化学教学中重要的教学环节,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校以往的分析化学实验室只有一间大教室,可以提供30位学生独立进行实验操作,而医学检验班每年都有60左右的学生,实验过程中只能将两位学生分成一组进行操作,实践证明,分组实验不利于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要想加大力度培养他们熟练的动手能力和扎实的实验基本技能,一间实验室不能满足实验教学的需求,为此,分析实验室对分组实验进行了改革,扩大实验室规模,由原来的一个实验室增加为两间,这样就可以使每位学生同时在实验室里进行实验,最后的教学效果颇佳。 二、 改革实验课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以往的传统实验课教学方法都是教师先给学生讲解实验目的、原理、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和演示操做,有的教师甚至还要告诉学生最后的实验结果。然后学生根据教师的讲解按部就班进行实验操作,实验过程中,学生只注重实验现象观察和结果的对错,却忽视了对实验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分析,养成了学生懒于思考、被动探知的习惯。久而久之,使得一部分学生对实验课失去兴趣,逃避实验,不做实验。因此,分析实验课教学方法就需要打破原有的教学模式,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注重培养他们善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主能动性。通过实践证明,教学方法的改革起到了显著地改善。 1、 在做实验之前,让学生认真预习实验,并写一份详细的预习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步骤、数据的记录空格等,让学生在做实验之前做到思路清晰、心中有数,实验过程中,告诉学生带着问题在实践中去探索求知。对出现错误的现象和结果能积极地分析、解决,并如实的记录现象和结果,分析讨论实验成败的原因。实验的整个过程教师应该密切监督学生的操作和数据记录。对操作规范的同学,在实验完毕之后,在其预习报告上做标记。 2、 对于一些复杂的大型仪器的实验,可利用多媒体动画的形式给学生演示,这样可使他们更容易理解记忆仪器的结构、原理和操作程序等。然后带领学生见习大型仪器,从直观上认识和熟悉仪器。 3、 教师专门设计一本分析化学实验报告,尤其是实验结果部分可以充分的体现出学生每次测得的数据以及数据处理计算过程,并附有后面分析数据的讨论部分。教师在批改实验报告时,将学生的预习报告和实验报告一同收起进行批改判分。真实的数据记录和规范的操作标记都是每位学生的积极实验的证明。通过改革,学生的动手能力得以提高,又加强了他们积极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改革考核方式,约束学生规范操作 实验考核方式决定了学生做实验侧重的力度,以往的实验考核只是对实验报告的结果进行评分考核,学生也就注重结果的对错,有部分学生为了结果正确,篡改数据,应付考核。因此考核方式也需要改革,除了对上述实验报告评分标准制定相应的分值限制外,为了使学生正真重视实验考核,将学期末实践考核的分数列为是否允许参加理论考试的标准,这样就极大的约束了学生规范操作。 通过上述实验教学改革探索,有效的改变了学生以往的被动做实验的现象,积极性和自主性明显提高,不但动手能力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有一定的提高。达到了高职高专医学检验专业分析化学的培养目标,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实验教学提供了扎实的基础。
作者:闫翔云
所在学校:乌兰察布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中国教育网
www.910910.com
投稿邮箱:TEL15910883915@126.com
咨询电话:(0)15910883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