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网 首页 >>在语文教学中领略汉语重叠式形容词AA的音韵美>>>
 


在语文教学中领略汉语重叠式形容词AA的音韵美

作者:张慧蘋      专业分类:语文教学
关键词:研究、探索;语文魅力
摘要:在教学中引领中学生研究、探索、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魅力。
正文:在语文教学中领略汉语重叠式形容词AA的音韵美 上海戏剧学院附属舞蹈学校 张慧蘋 中专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经过专家精挑细选出来的优秀范文,有些更是经过千百年岁月积淀下来的经典名篇。所以,一般语文教师都非常重视课文的教学。 在实际的教学中发现,那些名家作品在语言文字上所化的功夫十分了得,不少学生也在学习中发现了这一点,特别是重叠式形容词AA的运用很有特色,于是师生共同研究,有了一些成果,本文就重叠式形容词AA给我们带来的音韵美及语法特征加以阐述。 一、问题提出的契机 上海S版高一教材中《诗经二首》,在学习的过程中有学生提出:《诗经》为什么都是以四言为主?叠词的运用又有什么好处? 仔细分析它的结构方式,是由两个双音节成分的组合。双音节语言单位与单音节语言单位相比,多具有稳定和独立的特点,这和现代汉语有共同之处。两个双音节语言单位用在一起,这个特点就更为突出。重叠式形容词的运用,正是与此规律相吻合的于是大家有查阅了《诗经》的其他篇章,。比如: 《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州。” 《谷风》:“习习谷风,以扃以雨。” 《硕人》:“河水洋洋,水流活活。” 《小雅•采微》:“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采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表。” 《周颂•载芟》:“载芟载柞,其耕泽泽。” 《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柏舟》:“汛彼柏舟,亦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 “忧心悄悄,愠于群小。” 《载驰》:“驱马悠悠,言之于漕。” 《黍离》:“行迈靡靡,心中摇摇。” ……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诗经》中这种借声音的繁复增进语感的繁复;借声音的和谐张大语调的和谐的双音节单位所构成的重叠式形容词AA,达到了“两字穷形,情貌无遗”的地步,它既表达了作者丰富的情感和语气,也使语言的形式和声音的节奏更臻整齐、和谐,更具稳定感。稳定感大概是人们对视听形式的一种普遍的要求。 二、查找资料 为了提高学生探究能力,我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这些叠词的组成有什么特点?前人又是如何论述的?鼓励学生去查阅资料,去研究。两周后有学生交来了他的研究结果: 形容词重叠形式有多种:单音节重叠为AA式,单音节形容词A加双音节后缀或三音节后缀,构成ABB、ABC、AXYZ等式,双音节形容词AB重叠为AABB或A里AB式,双音节形容词BA重叠为BABA式等。其中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式AA,有两种不同地类型:一种是形容词重叠式:即A本身是形容词,重叠后构成AA式,仍然是形容词。如:慢—慢慢,红——红红,嫩——嫩嫩,长——长长,……这些词多由性质形容词构成,往往具有增强感情色彩、增强语气变化等附加意义。另一种是,即A本身不是形容词,而是由二个或名词、象声词、量词,或只是由二个单音节语素重叠后,构成“AA”一个新形容词,具有形容词的特性,同时这两个词或语素结合较为紧密,不能拆开来,拆开来后意义不完整或意义不同。如堂——堂堂、楚——楚楚、鼎——鼎鼎、沙——沙沙、飒——飒飒、蠢——蠢蠢…… 另一学生找来了古人对重叠式形容词与语句节律的论述: 古往今来,人们说话写文章,非常注意语句的节律。在汉语里,节拍词意群通常是吻合的。不论是诗歌还是散文,每个句子可以分割出若干意群,意群与意群之间有明显的停顿,这就构成节拍。值得注意的是不同长度的节拍所显示的特点,我国古代有不少文论家谈到这方面的问题。 我国古代许多语言学家对形容词重叠(古代称为“复字”或“双字”)的研究,不乏种种精辟的论述: 南朝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篇中说:“是以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婉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故‘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杲’为日出之容,‘漉漉’拟雨雪之状,‘喈喈’逐黄鸟之声,‘喓喓’学草虫之韵……。并以少总多,情貌无遗矣。虽复思经千载,将何易夺?”刘勰这段话,不仅是对重叠式形容词的神奇美妙的高度颂扬和赞叹,同时也是对重叠式形容词的起源及其功能的重要评述。“以少总多,情貌无遗”正说明了作者在当时注意到此类词的构成和运用上的重要特点。文中的“灼灼”、“依依”、“杲杲”、“漉漉”、“喈喈”、“喓喓”和我们今天讲的重叠式形容词是一样的。 宋朝张戒《随寒堂诗》有“中的为工”之说,也是探讨重叠式形容词的功用的。他说:“‘萧萧马鸣,悠悠旆旆’,以‘萧萧’、‘悠悠’字,而出师整暇之情状,宛在目前;此语非维创始之为难,乃中的之为工也。荆轲云:‘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兮不复还’,自常人观之,语既不多,又无新巧;然而此二语,遂能写出天地愁惨之状,极写壮士赴死如归之情,此亦所谓中的也。古诗‘白杨多悲风,萧萧愁杀人’,‘萧萧’两字处处可用,然惟坟墓之间,白杨悲风,尤为至切,所以为奇。”张戒在这里举出了同一个“萧萧”二字,可以适用于几种不同的情境,关键全在于是否“中的”和“至切”。这里更把重叠式形容词运用与情境的密切配合看成是重要的标准,对其的运用在认识上又加深了一步。 至叶梦得,又有“双字难下”之说,《石林诗话》卷上:“诗下双字极难,须使七言、五言之间,除去五字、三字之外,精神兴致全见于两言,方为工妙。”这也是对重叠式形容词的神妙功用的赞美和探讨。 清顾炎武在《日知录》中,也有“诗用叠字最难”的说法:“诗用叠字最难,《卫诗》‘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 鱣鲔发发,葭菼揭揭,庶姜孽孽’,连用六个叠字,可谓复而不厌,臣责而不乱矣。古诗‘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连用六个叠字,亦极自然。下此即无人能继。屈原《九章•悲回风》‘纷容容兮之无经兮,罔芒芒之无纪。轧洋洋之无从兮,驰逶迤之焉止。漂翻翻其上下兮,翼遥遥其左右。汜潏潏其前后兮,伴张驰之信期。’ 连用六个叠字。宋玉《九辩》‘乘精气之搏搏兮,骛诸神之湛湛。骖白霓之习习兮,历群灵之丰丰。左朱雀之茇茇兮,右苍龙之躍躍。属雷师之阗阗兮,通正廉之衙衙。前轻輬之锵锵兮,后辎乘之从从。载云旗之委蛇兮,扈屯骑之容容。’连用十一叠字。后人辞赋,亦罕及之者。”这又是在以前论述的基础上,对诗词连用叠字,即重叠式形容词,进一步提出了“复而不厌,臣责而不乱”,以及运用自然的要求。 古代语言文学家有关重叠式形容词的运用的这些评议河论述,在今天仍然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一、 重叠式形容词与语句节律 《文心雕龙•章句》中说:“若夫笔句无常,而字有常数,四字密而不促,六字格而非缓,或变之以三五,盖应机之权节也。” 《文镜秘府论》说:“然句既有异,声亦互舛,句长声弥缓,句短声弥促,施于文笔,须参用焉。就而品之,七言以去,伤于太缓,三言以还,失于至促,唯可以间其文势,时时有之。至于四言,最为平正,词章之内,在用宜多,凡所结言,必据以为述。至若随之于文,合带以相参,则五言六言,又其次也…… 然大略而论,忌在于频繁,务遵于变化。” 这里讲的句,当然不是语法意义上所严格规定的句子,可以理解微微语段,也就是根据停顿切合出来的意群。以上议论我们可以看出:四音节语段有显著的特点,它给人以稳定的感觉,所以被广泛采用。 三、分析、研究 两位学生的论文一经向同学推荐,一石激起千层浪,又有学生提出有多少重叠式形容词AA?又具有哪些功能? 全班一起查找,分类,研究。重叠式形容词式语言文字中特有的修辞现象,用处极大。因为它充分利用了汉语语言音节的特点,把字音复叠所具有的表情达意的作用,提高到了十分完美的境界。它的修辞功能如下: (一)、描摹形态 运用重叠式形容词生动形象地描绘人和景物的各种形状、形态,是常见的一种修辞功能。 1) 孰不有古,南山峨峨。(司马空《诗品》) 2) 朱门沉沉 歌舞,厩马肥死弓断弦。(陆游《关山月》) 3) 江空袅袅钓丝风,人静翩翩葛巾影。(陆游《舟中对月》) 4) 那溅着地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象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朱自清《温州的踪迹》) 此外,还有:蔼蔼、斑斑、憧憧、重重、鼎鼎、霏霏、菲菲、雨分雨分、拂拂、馥馥、杲杲、耿耿、汩汩、赫赫、忽忽、涣涣、皇皇、煌煌、遑遑、恢恢、岌岌、戛戛(jiá)、戋戋、菁菁、涓涓、累累(léi)、寥寥、嶙嶙、粼粼、凛凛、泠泠、漫漫、莽莽、漭漭、朦朦、靡靡、绵绵、漠漠、脉脉、蓬蓬、坯坯、萋萋、芊芊、茕茕、冉冉、溶溶、融融、茸茸、森森、闪闪、汤汤(shāng)、shēnshēn 、迢迢、岧岧、 亭亭、团团、汪汪、巍巍、潇潇、翛翛、欣欣、汹汹、熊熊、徐徐、炎炎、泱泱、洋洋、依依、隐隐、幽幽、悠悠、郁郁、蜎蜎、 源源、纭纭、芸芸、畇畇、蓁蓁、榛榛、濯濯、凿凿、衮衮、皑皑、苍苍、皎皎。 (二)、描摹情状 运用重叠式形容词还能有助于生动、细致地描绘人物的情感获神态,使人物的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从而令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达到真切感人的修辞效果。如: 1)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声声慢》) 2)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白居易《长恨歌》) 3)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怅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4) 高衙内引了一班儿闲汉,自见了林冲娘子,又被他冲散了,心中好生着迷,怏怏不乐,回到府中纳闷。(《水浒》第七回) 此外,还有:昂昂、彬彬、勃勃、草草、怅怅、冲冲、憧憧、楚楚、幢幢(chuáng)、蠢蠢、匆匆、眈眈、喋喋、咄咄、纷纷、愤愤(忿忿)、耿耿、乖乖、惶惶、遑遑、活活、亟亟、济济、戛戛(jiá)、佼佼、津津、炯炯、赳赳、睽睽、踽踽、睊睊、侃侃、累累(léi)、悢悢、了了(liǎo)、凛凛、碌碌、落落、默默、脉脉、讷讷、翩翩、便便(pián)、仆仆、跄跄、荦荦、融融、潸潸、姗姗、莘莘、偲偲、瑟瑟、堂堂、陶陶、婷婷、偷偷、汪汪、娓娓、欣欣、惺惺、悻悻、栩栩、絮絮、恂恂、恹恹、奄奄、依依、奕奕、愔愔、殷殷、喁喁、憖憖、悠悠、郁郁、谆谆、灼灼、孜孜、扬扬、怏怏。 (三)、描摹声音 运用重叠式形容词来描摹自然界的各种声音,再现事物运动的情景,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如: 1) 车辚辚,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杜甫《兵车行》) 2)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木兰诗》) 3) 忽见山上起一阵大风,刮得树木刷刷乱响。(《镜花缘》) 其它还有:嗷嗷、灼灼、琤琤、喳喳、鏦鏦、潺潺、戛戛、咯咯、呱呱(gū)、嘿嘿、霍霍、啾啾、喃喃、飕飕、咻咻、吁吁、淙淙、汩汩、鍠鍠、浅浅(jiān)、桹桹、辚辚、泠泠、玲玲、飀飀、隆隆、辘辘、缕缕、嚷嚷、呶呶、袅袅、悄悄、窃窃(切切)、瑟瑟、飒飒、簌簌、沙沙、萧萧、汹汹、哑哑、啧啧。 重叠式形容词的运用一直盛行不衰,说明这类修辞现象确实具有形式简便而又能有助于我们生动形象地描摹人或物地各种具体情景,从而起到“令对话人或读者俨然如见”的效果。 四、 归纳总结 五、 重叠式形容词的句法功能 重叠式形容词具有一般形容词所具有的特征: (一)重叠式形容词可以充当定语,修饰名词性短语。如: 曲曲折折的荷塘上面,弥望的是田田的叶子,叶子出水很高,象亭亭的舞女的裙,(朱自清《荷塘月色》) 叶子底下是脉脉的流水,遮住了,不能见一些颜色,而叶子却更见得风致了。(朱自清《荷塘月色》) 西北风滚过的白茫茫的山岭,旋转啸叫,黄灿灿的太阳光透过干枯的树枝丫照在雪地上,花花点点的。(杜鹏程《保卫延安》) (二)重叠式形容词可以充当状语,修饰动词性短语。如: 另外又派一小股部队朝延安西北的安塞川方向,节节后退,诱击敌人……(杜鹏程《保卫延安》) “你是什么意思?亏你还会再来见我们。”四婶洗着碗,一见面就愤愤地说。(鲁迅《祝福》) 忽见山上起一阵大风,刮得树木刷刷乱响。(《镜花缘》) (三)重叠式形容词可以充当谓语,一般都带“的”。如: 小河的水清悠悠的。 山是静静的。 暮气沉沉的。 (四)重叠式形容词在“得”字后作补语。如: 烫得平平的。 这个沙漠的陡坡,变得空灵灵的。 雨下得哗哗的响 五、结束语 时代呼唤创新精神,语文教学的创新首先应该从鼓励学生自主思考、个性化阅读、自由表述做起。对于重叠式形容词的研究,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挖掘祖国语言这一宝库,使祖国语言发扬、广大。也让学生们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 教学教学,关键是教会学生自己学!教会他们乐意学,善于学,这才是教师追求的目标。陶行知先生早就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啊。
作者:张慧蘋
所在学校:上海戏剧学院附属舞蹈学校
 
中国教育网
www.910910.com
投稿邮箱:TEL15910883915@126.com
咨询电话:(0)15910883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