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比赛活动 >> 最新活动 >> 正文
站内搜索
今天是 欢迎访问中国教育网新版
如何培养孩子的开放式大脑
来源:     2021-5-12 16:24:00
 

孩子嫌累不想跑步,说“别人都不说累,你累什么”,这是父母的下层脑在本能地反应。羞辱、弱化孩子的感受,会让孩子丧失各种情绪,甚至是共情力。孩子是学不会超出认知范围的能力的。若发挥上层脑(前额到后脑勺),接纳孩子的感受并慈爱地说“确实累,但我们可以先短距离训练”,孩子会在理解性沟通中勇敢尝试。

相比第一种父母的防御式大脑,第二种父母的开放式大脑更能塑造孩子的开放式大脑。全球知名脑科学家丹尼尔·西格尔和蒂娜·佩恩·布赖森,对1200多个健康人脑长期研究后,认为大脑可以整合。注意力在哪儿,神经元就在哪儿放电。神经元联结的整合大脑,就是开放式大脑。大脑功能的整合性是幸福的关键。全脑教养系列之《如何让孩子自觉又主动:全球知名脑科学家揭示如何培养孩子的开放式大脑》(浙江教育出版社),提出了一个核心观点:发展孩子的开放式大脑,使其拥有四项关键特质。本书提供了开放式大脑的实践指南。

有的孩子赢了起点,却输在拐点或终点。成功者未必比普通人幸福。为何?是大脑陷入防御式状态:刻板、封闭,外化价值感,忽视内在尝试和探索。如果给自己一个内在向导,不将价值体系建立在他人的评价上,主动尝试新事物,将丰富人生体验当作目标,勇敢拥抱挑战,能塑造开放式大脑。开放式大脑有长期目标,会平衡情绪和行为,会悦纳自己,正确处理自己与他人、社会的关系,因而能让生活变得快乐有意义,引领真正的成功。即便身处逆境,开放式大脑也会助我们意识到自己是谁、会成为谁,意识到自己有能力克服失望和挫败,从而自觉选择富有联结和意义的生活,实现圆满丰盈的幸福。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培养幸福的人。开放式大脑,是助力孩子获得幸福力的关键特质。如何发展孩子的开放式大脑,使其拥有四项关键特质呢?

平衡力,平衡情绪、调节行为和大脑状态的能力。大脑中的交感神经系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类似油门和刹车,协调人的情绪。年龄越小,协调性越差。用三色区聚焦情绪,绿色区让孩子平静,对身体和决定有控制力。如果孩子生气,则进入混乱疯狂的红色区或刻板封闭的蓝色区。进入哪个区不由孩子自主选择,基于25岁前神经可塑性强的特质,父母能帮助孩子回到并扩展绿色区。身体病了用药治,孩子情绪乱了,就应安抚情绪整合大脑,而不是吼孩子。这与阿德勒“罪犯往往因童年遭遇的暴力导致大脑神经不联结”的观点契合。精神病医师布朗也发现,很多杀人犯在童年时遭受过暴力。发展平衡力,就要整合平衡点。即接纳个体差异,不轻视孩子的感受,也不过多干预孩子,不指责不评判,与孩子建立差异化联结。

复原力,随机应变,坚强而清醒地战胜挑战的能力。本书认为,行为即沟通。不要只想着消除有问题的行为,而应调动“内容耳朵”“关系耳朵”,倾听孩子传递的信息,然后培养相应的能力。找到根源,才能“对症下药”根治问题。不要控制,要注重引导。孩子能力足够但不愿走出舒适区时,推孩子一把。孩子能力确实不足时,拉孩子一把。提升复原力,要帮助孩子建立牢固的依恋关系,这等于给孩子提供了安全基地,孩子知道即便探索失败也能回到基地,就会增加尝试的勇气和信心。另一种方法是培养第七感。我的十岁女儿焦虑时,是这么想的:“这么久没上舞蹈课,不会一上课就压腿吧?腿会痛的。不过,我可以先在家短暂练习,上课时就不那么疼了。即便疼,我也能忍受,以前我不都忍过来了吗?我太有办法了。”这个“洞察—共情—整合”的过程,就是第七感。女儿用第七感改变了对情境的看法,更好地控制了情绪和行为,做出更好的决策。

洞察力,向内看,理解自己,运用获得的知识做出明智决定。驾驭情绪是发展洞察力的基础。洞察自己,既要感知情绪,又要留意情绪形成的过程。教孩子洞察自己,可以告诉孩子,情绪发作时的自己是比赛正酣的球员,只专注比赛就失去了洞察力。换到观众的视角,跳出事外审视自己,能保持全局观。如冲刺去食堂吃午餐被绊倒时,想象自己是观众:确实挺气人的,但他不是故意绊我的,人多,绊倒人的事情时常发生,没什么好气的。还可教孩子“暂停”。处于应激状态时,加入时间和心理的空间,缓冲一下情绪,能理智地选择如何应对情境,能避免情绪的火苗往上蹿成小火山。情绪是精灵,也是恶棍,不要压抑情绪,要表达出来,才有益于健康。

共情力,理解、关心他人,并适时采取行动改善状况的能力。有五个维度:换位思考、情绪共鸣、认知共情、慈悲的共情、共情快乐。每个互动和体验都是培养共情力的资源。研究指出:人有情绪自我中心倾向,认为我们对世界的看法一定与他人一致。这会造成自恋、成见、不宽容、缺乏耐心和批评他人意见的问题。成长的一部分是逐渐克服情绪自我中心倾向。培养共情力,可带孩子接触不同背景的人,扩大关心圈。胸怀世界的孩子,有无须提醒的自觉、不被打扰的自律和永不枯竭的内驱力。丰富共情语言能提升共情力。应避免“你应该……因为……”这样的说教,人都反感被动接受指令。他人伤心时,先倾听,然后表达爱。提建议,有显摆智商优越感之嫌。最好是说说类似经历表达同情,伤心时最需要感同身受。

培养开放式大脑,不是让孩子成长为父母想要的样子,而是让其获得更多技能,成长为他们自己应有的样子。和成长型思维一样,开放式大脑不会时刻保持,需要反复练习。培养开放式大脑,不是让孩子变得完美,而是更坚强、更智慧,提升幸福感。

孩子的起点是父母的认知水平。教育孩子的王道是:父母永不放弃成长。父母不应成为消耗孩子的黑洞。这本书用严谨的理论和生动的案例,教父母提高认知水平,提升思维品质,培养孩子的开放式大脑。

(作者系湖南省郴州市湘南中学教师)

《中国教育报》2021年05月12日第10版 版名:读书周刊·教师书房

作者:郭春华

■相关链接  
站内资讯搜索:  
酷 图 文 学 音 乐 校 星
热点专题
·以传教的热情和坚忍动力发…
·“世界华人艺术大会” 第十…
·国家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解…
·教育时评:“老师不敢批评…
·我国首个教育脱贫五年规划…
·评论:教育改革不能总被芜…
·湖北文理学院理工学院招聘…
·中国教育在东西文化激荡中…
·未来5年,广州各区中小学的…
·教育部连续12年开通高校学…
学子前程
热门推荐
    中国教育家协会 教协会员理事 香港监制
京ICP证000045号-81
中国香港特区政府注册登记号:18159887-030-01-20-3
业务及合作热线:010-64803658
信息发布:bj64803658@126.com欢迎合作